齐林书院 > 立鼎1894 > 第四二六章 看客们的反应

第四二六章 看客们的反应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立鼎1894 !

    ps:  ps:过渡一下

    爆炸轰鸣声震撼山谷,从石山高地的联合前敌观察所俯瞰下去,可以清晰的看到三公里外的战场上正在发生的惨烈一幕。连绵不绝的火光沸腾中,不时有破碎的日军尸体被掀翻在空中,那绝望的惨叫声跟锥子一样的刺人耳朵,但仅仅是几秒钟后,就被一阵猛烈的爆炸打断,再无声息。

    这是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前赴后继奋不顾身投入地狱火海的日军士兵,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当场被炸死,有多少很幸运的捡回一条命,却也只能保持不发疯的躲到山脚,随后绝望的看着河面上飘荡的炮艇,对他们做最后的收割。

    然而这一切也只是让日军自己捶胸顿足痛不欲生,作为旁观者的列强军官们,却在初期的震惊之后,很快恢复必备的冷静。更在看惯了伤亡一段时间后,变得格外平静,甚至能够一边拿望远镜观察,一边随口作出点评。

    他们中间,尤其以英国人和德国人表现的最为淡定,两国绅士们各自占据一处窗口,分别对准了白山防线南部战场,和更南方的海面,瞪大眼睛不肯放过一点细节的,把中国海军和炮兵@【,的攻击全部收在眼底。

    德国人之中,以小毛奇将军和克虏伯家族第三代掌门人弗雷德里希为首。在得知他们精心准备的炮兵居然仅仅发挥了一次精彩的打击,就遭到对方突如其来的反制时,弗雷德里希只是轻轻的挑起眉毛。异常淡然的道:“看起来。我们的中国朋友在火炮方面。对我们保持了相当程度的隐瞒。起码他们的造炮钢材绝不是出售的那么简单。否则的话,绝对制造不出射程如此远的陆军大炮。”

    小毛奇将军眉头一皱,回望升腾的烟火,问道:“我记得在上一次的交易中,他们已经提供了优秀的合金钢材配方不是吗?”

    弗雷德里希摇头:“那种配方并不足以制造薄壁长身管火炮。根据我们的仿制成品测试效果看,想要达到今天所见的大口径和远射程,那将变得十分沉重。哪怕是105mm的火炮,重量极可能要达到三四吨以上。除了海军战舰之外。陆军使用非常困难。尤其是日本这样的地形。”

    “喔,看起来的确有那样的可能性,我得说,中国人干的真不坏。瞧瞧,他们居然能把炮兵用到这样的程度,实在令人惊叹啊!果然拿破仑的战争思想是正确的,决定胜利的主要力量,就是大炮!”

    德国人说不上是拿破仑的忠实拥簇,但对于大炮的使用理念,他们有着相当程度的类似。不管承认与否。事实证明在未来的欧洲战争中,德国人始终在不断的突破他们对重炮口径的渴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即便偷偷装备了射速疯狂的“75小姐”。成功的在单位时间内炮弹投送速度上大大超过德国,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德国人执拗的拓展大炮口径,于是乎战场上出现了大量的75、77、105、150、210口径的火炮,更有“巴黎大炮”这种变态级别的玩意。

    德国人用数量更多、口径更大的火炮轻松压过了英法联军,在近距离的轰击中让拿破仑的不肖后代们很是品尝了一番大炸逼的滋味。

    克虏伯作为德国装备的核心力量,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火炮制造专家,他们从一开始就执着的追求大炮技术的超越和领先。在1892年,他们制造出了射程达到12公里的150mm重炮,只不过那家伙自重高达6吨!在没有柴油履带牵引车的时代,要转运这玩意简直太困难了。

    当然比起这家伙更凶悍的,还有克虏伯为海军制造的一系列大炮,只不过射程达到19公里的280mm岸防炮显然更加优秀,而那销魂的60吨重体格,无疑也注定了这家伙别指望能给陆军使唤。

    弗雷德里希深邃的眸子远远地注视着战场,那肉眼可见的大口径炮弹高速飞来,将升腾弥漫的滚滚烟雾撕开一个个洞穿的窟窿,狠狠的砸在阵地上,崩碎一片血肉之躯和石头,显得是那般威猛。

    他如同自言自语一样的说道:“我们一定要找到中国人制造更轻便大炮的办法,以及他们在复杂地形中转运的手段。”

    小毛奇无疑非常注意新装备的研究,信口提醒:“别忘了我们进口过的那些重型蒸汽动力履带拖拉机。虽然体型太笨重,但其结构和承载能力无疑是一种极为优秀的牵引车辆。在欧洲的平坦地形中有不可小觑的发展潜力,如果我们能仿制成功,并像那几家公司说得一样,更换成狄塞尔发动机的话,或许就能解决你认为的难题。”

    “大概可以吧!”弗雷德里希不置可否的点下头,“只不过在那之前,我们就只能看着日本人再次遭受惨痛的失败了。我们的大炮竟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不是我喜欢看到的。”

    小毛奇也认同的叹道:“那也不是我们尊敬的皇帝陛下乐意看到的。德国武器没有在战争中表现出足够优秀的性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话,我们是没办法面对英国佬和俄国佬获得主动权的。”

    他们心中都明白,中日战争的表面之下,是列强之间的残酷竞争。谁能支持日军获得胜利,谁就能在接下来的瓜分市场行动中得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别看各国已经取得了日本的最惠国待遇,穷逼一样的日本列岛还看不在列强各国的眼中。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被操纵的,能够为各国冲锋陷阵争夺殖民地的打手。没有足够说服力的代价,这个买卖不好谈。

    弗雷德里希再一次估算了一番对面火炮的射程和密度,心中暗想:“或许我应该再跑一趟中国。或者能够弄到一些令人愉快的新东西。”

    他想到杨浩对德国的异常宽松态度。明显比对英美法俄等国要偏向。这一年多来。德国虽然花了大价钱,却也买回来了急需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可以期待的在一年之后,德意志帝国将拥有欧洲最先进的工业设施。那包括钢铁冶炼、机床制造、水压机和龙门吊等基本装备在内,足以保证德国抢先搭建起能够建造三万吨级战舰的船台和一应材料配件。

    美中不足的是,杨浩坚持不肯提供他们最想要的大口径无缝钢管技术。这些相关技术,直接决定了压力锅炉的蒸汽温度和气压,决定了蒸汽机或者汽轮机的做工效率。甚至更进一步,可能还会影响到大炮的制造。

    即便已经买到了样品。大略分析出其中的成分,然而真正想仿造出来,绝对没那么容易。可以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当然德国人并不知道,这些先进工业技术的成果,根本不是这时空能制造的,杨浩全都从本世界定做后弄过来的。其中还涉及到关键的焊接技术,也是一概不给提供的。德国人不得不跟英国佬一样用螺栓紧固,这显然要差一截子。

    这一次的中日战争,同样可以看作是世界各大工业国的综合实力展示。德国人期望中的头彩没有得到,反倒是让中国人狠狠的表现了一把。因此。弗雷德里希非常希望借机会得寸进尺。

    心中思忖着,他下意识的转头看另一边的英国人,猜测着对方是不是也存着跟他一样的心思呢?

    比起刻板教条的德国人,另一处的英国佬要稍微轻松一些。以海军少将杰里科为首的英国观察团,汇聚了许多名海军军官,最年轻的是只有26岁的戴维.贝蒂少校,一位被海军上层非常看好的年轻俊才。

    这时候,他们一堆人穿着洁白的海军军装,带着白手套的双手抓稳望远镜,朝着海面上正徐徐开火的两条“登州级”驱逐舰不停地观察。

    年轻的贝蒂少校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调门略高的叫道:“我敢向上帝保证,中国人的这种新式战舰必将成为海军必不可缺的战斗力!瞧瞧它的线条,那么优美动人!那高高扬起的舰艏足以适应最恶劣的海况,我希望能尽快的指挥这样一条战舰,用它来投入最激烈的战斗!”

    杰里科少将对这位急躁的年轻人略微有些不悦,出声敲打他:“请注意你的言辞,少校。你现在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收集情报,究竟那些战舰的性能好与坏,需要经过最专业的工程师设计师计算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稳重的少将与年轻的少校简直是两个极端。并且作为一位谨守传统的海军将领,他非常不看好这个年轻人打破纳尔逊时代传下来的规矩,非皇族乘员担任海军军官,居然升职如此之快,太超常规了。

    当然少将阁下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固执而急躁的年轻人,将在39岁时升任海军少将,成为一支舰队的司令,同时也是一百年来晋升最快的海军军官。

    戴维?贝蒂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他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双眼放光的仔细看清海面上驱逐舰的射击动作。在浓烟急骤腾起之后,他迅猛的扭头看向右后方的战场,几乎跟随了整个弹道的跨越时间。

    当他看到炮弹精准的砸进一队正在闷头前冲的日军之间时,忍不住惊叹:“精准到可怕的炮击!更令人惊讶的是,两门同时发射的火炮之间,居然没有形成太大的相互干扰!这是不是能说明,中国海军其实已经掌握了多联装炮塔齐射时的扰动问题?怪不得他们会使用三联装的炮塔!”

    杰里科少将这次没有马上批评他,皱起眉头来顺着话头思索,越想越觉得可能确有其事!

    英国海军辉煌数百年,积累的经验全世界无出其右者。这几年的多次远东海战中,各国总结出来一系列的全新海战战略战术。

    其中,对于大口径多主炮战列舰的应用,英国已经有了相对成体系的战术。毫无疑问的。拥有多门主炮战舰的齐射打击。是必备的技能。这需要客服大炮开火时,炮口风的相互扰动,还有大炮后坐时造成的舰体横摇等等。

    各国不是不知道三联装炮塔的好处,可奈何他们暂时没有办法解决相互扰动问题。目前来说,双联装炮塔是最为合适的构架。不但能够让战舰同时打击多个目标,也能从建造角度上节省相当的工程量。

    以往的几次海战中,各国得到的情报含糊不清语焉不详。今天他们却可以直观的看到,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舰船开火时的细节。收获巨大。

    杨氏海军出品的战舰造型都很相近。无论驱逐舰还是巡洋舰还是战列舰,都是大比例长舰体,飞剪艏高干舷外飘甲板低阻船身,外带椭圆的巡洋舰艉。这无疑是为了保证超过三十节高航速下的优越性能,还兼顾了高速短距离机动回转时的舰体平稳,适应全球各种糟糕海况等等。

    来自21世纪的成熟技术的综合体,导致远远地看起来,仿佛从两千吨到三万吨的战舰都是用一套图纸逐级放大的。

    至少在英国人看来,真的是那么回事。

    瞧瞧那四四方方的舰桥,看看那融合桅杆。包裹在舰岛中的烟囱,结构不明的空旷舰尾。无一不现实出一种异样的整齐美感。

    英国大师威廉.怀特爵士曾一度怀疑,这是一位设计师的作品。因为中国海军力量的极端贫乏,他们“偶然”得到一种似乎完美的设计理念,于是便一股脑的应用到所有排水量等级的战舰上。不得不说,这么干相当的聪明,也极可能非常的愚蠢。

    是与否,眼下几次海战的胜利者是中国人,因此他们没脸自吹自擂。不过英国人坚信,他们一定可以很快的追上来。

    杰里科少将关注的东西要远比少校先生多得多,他非常尽责的为年轻军官们普及常识:“中国战舰的射速极高,怀疑是采用了整体炮弹和机械辅助装填。另外他们的火炮身管并不太长,射速和射程却如此惊人,说明在冶金制造上有非常独特的优势,这都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

    舰炮技术,首先是冶金制造技术的集中体现。中国目前暴露出来的几种口径火炮,射速无一例外都很高,这在战斗中非常占便宜。

    英国阿姆斯特朗等几家公司联手分析,目前也只能做到每分钟一发到1.5发的射速---305mm/40l主炮。再大的口径将无法保证,并且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方面评价比较糟糕。按照海军的测算,他们必须在五千米之内的交战距离上,才有把握命中对手。很显然,这一距离在中国海军面前,显得极为不利。

    早在三年前,杨海卫指挥着一条武装货轮,就能从十公里外用152mm炮把日军的“吉野号”装甲舰打成漏勺,创造了历史性的命中射程和相差最悬殊的战斗成果。

    如“浪速号”之流被武装货轮给干掉的专业装甲巡洋舰,必将成为各国海军嘴里嘲笑的对象。死的忒憋屈了。

    英国海军不能步那样的后尘。“君权级”的惨败已经严重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声誉,在以后的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将必须以酣畅淋漓的胜利扳回这一局。如何做到赶超对手,是一个值得许多人研究深思的重要课题。

    漫长的一天激烈战斗,对于旁观者来说都像是一个星期那么煎熬。

    从一开始就不停爆发的炮击爆炸声,隔着三公里让他们这些观光客的脑袋都嗡嗡直响。

    杰里科少将等人看的眼睛发花发涩,终于从头到尾的把两条驱逐舰细节给踅摸了干净。跟他们来的两名画师在纸面上勾勒出最大程度的细腻图案,配合照相机取到的模糊影子,相信能为海军设计师们带来足够的灵感。

    当舰炮终于停止轰鸣的时候,戴维.贝蒂少校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或许是他们的炮弹已经打光了吧。再不然就是炮管寿命达到了极限,上帝啊,他们从凌晨开始足足打了十个小时!这真是令人惊叹的可怕水平!”

    十个小时,四条驱逐舰轰出来过万发炮弹,全部砸在方圆三公里的射界之内,基本上把每一平米空间都照顾到了。这等凶残的对岸攻击能力,让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看的遍体生寒!

    他们不得不担心,不就得将来,当中国完成内部统一后,对他们的国土和亚洲殖民地发起进攻,如此可怕的海上对岸火力支持下,他们的守军拿什么来阻挡抢滩登陆?

    观察员们也终于明白,中国海军是怎么能轻松夺取关门海峡的。在这样的火力覆盖下,一切滩头防卫都是笑话。那些305mm、203mm的大炮轰过来时,什么工事都得变成渣渣!

    杰里科少将忧心忡忡的总结:“我们得警告国内有些人,不能把敌人想象的太简单了。我们更要加快建设的速度,否则极可能等不到这一次代理人战争的结束,就得面对中国人凶狠的进攻了!”

    他们的感慨,随着日军第三师团的惨败,形成一篇篇言辞恳切的报告,飞到了各国政府要员的案头。一场变幻莫测的风云,正因这场战争而急骤的变化蓄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