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圣传 !
李青山的心神仍停留在补天之战的恢弘画卷中,久久凝视着那个半人半龙的男人,已然明了他的身份。
“圣王伏羲。”
古云有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一为半人半龙之相,一为半人半蛇之相,他们共为太初之神,同时也是兄妹夫妻。
伏羲氏既为父神,也是龙神。
混沌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伏羲演画为八卦,又化生为八八六十四卦,书之为《易经》。
八八六十四卦,第一卦便为“乾卦”,乾为天。
卦辞曰:“元、亨、利、贞”,是所有卦象的根本所在。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乾元之生,万物之始,统贯天道。
《神龙乾元道》便贯彻其中真意,那是属于圣王伏羲的天道,是诸天之天,诸神之神,本质远在魔天之上。
李青山能够轻易击杀白豚邪神,并不是他强到能够碾压邪神,而且凭手中之剑,替天行道,代天行罚——天定则胜人——管你什么万物、什么苍生,天道之下,皆为刍狗。
毕竟人力有时而穷,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所以人定胜天是很少有的,天定胜人才是常态。
他自知凭自家如今的修为,根本触及不到“天道”,自然更不可能领悟“神龙变”。
正常情况下,要等到渡过七次天劫,彻底掌控某种大道,才能领悟这《神龙乾元道》。
然而机缘巧合之下,他以亿万魔民为牺牲,一尊邪神为献祭,毁灭了魔都,毁灭了信仰,完成了这场盛大的“祭天”仪式,这才成功激活了“神龙变”。
而不同于“麒麟变”初始的艰难,“神龙变”一经开启,立刻向上发展,势不可挡,很快就稳固在了第一重。
若按以前的经验,诸般变化的第一重都是很弱小的。“神龙变”却是个例外,竟凭着这一重修为,推动全身修为向前发展。
小世界中龙吟阵阵,一条苍龙腾空舞动,清气升腾,化为苍天。所有一切,尽在苍天之下。
整个小世界像是一下有了主心骨一样,变得大不一样。过去诸般神魔变化,总是相互制衡,虽然现在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但在激烈战斗之中,还是要有所控制。
想要发挥出最大战斗力,往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单独施展某种变化,要么注意不要打破平衡。
而现在却完全不同了,无论那一种状况,他都可以将力量发挥到极致,完全不需要再维持平衡。哪怕是单独施展某种变化,其他变化也要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比如以前施展“虎魔变”,小世界也就维持一个基本盘,主要还是依靠“虎魔变”本身的力量在战斗。
如今却像是有了一位君王,可以倾举国之力来支持大军远征。哪怕这个君王还很弱小,不能完全掌控一切,也远胜过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状态,一下从“分封诸国”进入了“中央帝国”,战斗力暴涨。
“如果我在进入饕餮楼前就达到这般状态,一剑便能斩下白豚邪神的猪头,何须废这么多麻烦。”
而且就算只论本身的力量,“神龙变”恐怕是所有神魔变化中,最强大、最极致的一种变化。
天之道,即龙之道。
“乾卦”共有六爻: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
九三,终日乾乾。
九四,或跃在渊。
九五,飞龙在天。
上九,亢龙有悔。
再加上统合“乾卦”的最后一爻:用九,群龙无首。
诸般爻辞,皆以龙为代表,来彰显天道轮回。
天之道即龙之道,至阳至刚,至强至盛,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大道、法则、力量。
李青山平生也见过龙、也屠过龙,此刻方才知晓,那些所谓的“龙”,全都是赝品、伪物,空有龙的形貌,却无龙的精神。
“哼,一群转基因!”
不同于其他先天神灵,龙之血脉流传甚广,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九为极数,表示数量广大,无可计量。
于是这些子子孙孙,不管本来是人也好,蛇也罢,骏马鲤鱼皮皮虾都行,只要激发龙血,就能长出两支龙角、披上一身龙鳞,跃过龙门,号称“真龙”。
佛门甚至有一座“化龙池”,不管是什么来路,只要进去滚一滚,就能批量制造所谓的“龙”。
不说那么远,万象宗有一卷《真龙天书》,就能专门制造这种货色。
李青山作为万象宗大师兄,也曾着意研究过一番,想要推演出“神龙变”来,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
如今想来实在是好笑,就像是拿着一本村长笔记,学怎么当皇帝一样。依据村长的生活来推演,皇帝大概是用金扁担的。
本来以为灵龟、麒麟、凤凰等先天神灵没落,唯有龙族发展极盛,如今看来,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恐怕龙也一样没落了吧!那些被鲲鹏吞食的龙,又有几条是真龙呢?”
龙,本当是统一天下的九五至尊,而到了天下分崩之时,什么人都敢称王称帝,诈成真龙。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人物,能称得上是龙的,无非是曹孟德与刘玄德而已,也终未能使天下一统,只是个“或跃在渊”,未能够“飞龙在天”。
而李青山的“神龙变”才刚达到第一重,隐隐就有突破的征兆,明明如此强大,修行起来却又如此轻松。
他想了一想,恍然明白:“原来我从很多年前,便开始修行这‘神龙变’了。”
这一路行来,志在九天,风霜雨雪,历尽艰险,刀山火海,败尽强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场九天之行,便是神龙之行。
龙的精神,他早已融会贯通了。若论合乎他的性情,远在所有神变之上,更不逊于诸般魔变,之所以一直未曾领悟,不过是时机未到,“潜龙勿用”罢了。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九二,见龙在田。不知何时才能,飞龙在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