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扩张之路 !
曼谷英国驻泰的使馆内,看着泰国王宫的方向,查尔斯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就在不久之前,一支由泰国官方组成的代表团,刚刚从曼谷乘船出发前往中国。这支代表团表面上声称是要代表泰国国王拉玛六世,对中国进行一次友好的访问,加深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这支代表团却有着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使命,正是这个使命令查尔斯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
对于中国人在泰国的活动,英国人和法国人并非真的就一点都没有察觉。
只是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中盟吗…”想起不久前探听到的消息,查尔斯冷笑了一声。“‘中立国同盟’?我看是‘中国联盟’吧,想要打造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联盟吗?真是好大的野心啊…”
作为英国政府在泰国的代表,查尔斯最近并没有白白浪费时间,而是通过英国在泰国的一些势力,想尽办法查明中国人的目的。
尽管在国社政府和泰国政府的双重阻扰下,这个过程显得比较慢了些,但最终还是查明了其中的真相。
中盟。
这就是泰国代表团启程前往中国的真正使命,而中国人最近一段时间在曼谷之所以会这么活跃,完全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
同样,尽管表面上看中盟这个词,与中立国同盟比较符合。而且所谓的中立国同盟,似乎也并没有要针对欧美列强的意思。但是查尔斯还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个中盟背后真正的含义,所谓的中盟,其实不就是中国同盟的意思吗?其本质也不过是一个由中国所主导的联盟罢了。
毕竟现如今随着同盟国的战败,只剩下协约国这么一个组织了。即便是这么一个组织,也已经到了即将解体的地步。
既然这样。那么这个所谓的中立国同盟究竟是中立给谁看的?
——————————————————————————
所谓的中立,就是指处于两个对立的政治力量之间,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的。
至于中立国。则是另外一种存在,并不是类似于不结盟国家。
所谓的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分为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在海牙第五公约《中立国和人民在陆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和第十三公约《关于中立国在海战中的权利和义务公约》中有规定。在冲突里中立属于主权受限,和不结盟是有区别。
当然,实际上真正的中立国是并不存在的,因为许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宣布中立。但二战中大部分中立国都被占领,在二战末期,全欧洲只剩爱尔兰、瑞典、瑞士(含列支敦士登)仍维持中立。后来有人质疑这几个国家当时的中立性,认为爱尔兰秘密参与同盟国。瑞典和瑞士与纳粹德国有微妙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最早成为中立国,而且是永久中立国的国家是瑞士。是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瑞士首先成为欧洲的永久中立国。其后,比利时和卢森堡分别根据1831年《伦敦协约》和1867年《伦敦协约》先后成为永久中立国。但比卢两国的永久中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德军入侵而破坏,后经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废除。
如果说这次中国组长成立的同盟,是类似于一种中立国的组织的话,或许英法还不会觉得如此头疼。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次中国所想要打造的同盟将会是一个侵略性十足的同盟,那么对于英法来说。这样的一个同盟威胁未免就太大些了…
尤其是对于几乎是由英法所主导的东南亚地区来说尤其是如此,毕竟很多人都清楚一点,那就是目前中国国内的一股舆论。一直声称要让亚洲变成中国人的亚洲。重新恢复过去天朝上国的荣光。
——————————————————————————
对于英法来说,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倾向,毕竟两国在亚洲地区都有着很大的利益。当然,英国的绝对是最大的,毕竟无论是缅甸亦或者是印度,再或者是整个马来半岛基本上都是属于英国人的,甚至就连印尼群岛上的一部分领土也都属于英国。
若是真的让亚洲变成了中国人的亚洲,那么英国的损失可就大了。
只是如果想阻扰的话,查尔斯却也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毕竟绝大部分的英国人如果可以的话,是绝对不可能会卖国的。即便是那些倾向于英国的泰国人。也仅仅只是为了令泰国获得利益才会这么做的,实际上未必会真的听从英国人的意思。按照英国人的想法去做,毕竟那样可是会损害到泰国的利益的——————为了英国人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即便是他们的确比较亲近于英国也不会如此。
更何况,过去英国的所作所为也未必就没有让他们不满,只是因为当时没有比英国更好的选择,所以他们才会选择亲近于英国。如今突然出现了中国这么一个选择,他们似乎也就没有必要继续跟着英国人一起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所以才导致了查尔斯在泰国的工作困难重重。
结果等到他弄清楚的时候,代表团都已经从曼谷出发了,现在正在前往中国的路上。
这种情况下想要对制止,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自然,查尔斯也没有放弃,而是在知道真相之后,亲赴泰国王宫希望拉玛六世能够将代表团召回。
结果谁知道往日里,对于英国人还算是比较恭顺的泰国人,这次在面对着查尔斯的时候却显得有些硬气——————只是有些而已,虽说拉玛六世回绝了查尔斯的要求,但是态度并不是很强硬。
毕竟英国在泰国的积威已经很深了。想要让泰国人习惯过来,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对此查尔斯自然也是看的出来的,只不过就在查尔斯打算再接再厉。让拉玛六世屈服,并且把人从途中召回的时候。胡文青却是闻讯赶来。
有了胡文青的撑腰。拉玛六世的态度自然也就变得强硬了起来。毕竟原先他之所以会有些忐忑,纯粹是因为不知道中国政府是否会真的愿意鼎力支持他,甚至是担心如果英国政府真的上门找麻烦了,中国政府会不会因为英国政府的关系而把泰国政府抛下。
不过现在既然胡文青都已经站出来了,甚至是专程跑到泰国王宫来以示支持,拉玛六世的顾虑自然也就少了许多。
因为这已经证明了胡文青的态度,至于这是否是胡文青自己的行为,对于这点拉玛六世到不是很担心。毕竟作为一个外交官。胡文青是不可能会在国内还没有示意的情况下擅自做主的,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他有胆量这么干的——————这就好像后世一些外交官在面对记者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无可奉告或者是一些废话来进行回答一样。
不是说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是在没有国内授意的情况下,他们根本不能回答。如今也是一样,既然胡文青干跳出来了,那么肯定是有国内的授意。而只要中国政府愿意支持泰国,那么拉玛六世自然也就无需担心些什么。
毕竟最近一段时间,胡文青已经对他讲述了许多。比如说现如今英国的衰弱,即便是英国人对拉玛六世的举动再怎么恼火。也不可能会直接出兵的。
毕竟现在英国政府的财政实在是支撑不起这种长达万里的远征,至于从印度出兵?说实在的,拉玛六世到还真没担心这个。
虽说泰*队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但是至少在他看来,英国在印度或者是缅甸的军队作战能力只会更弱。缅甸的到还好说,只是缅甸的殖民地部队并不愿意替英国人作战。
至于印度的吗…
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初期,英国的英印殖民地部队,曾经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役当中与当地的土耳其部队进行过作战。
该怎么说呢,如果说当年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英国人之所以会损失这么大,完全是因为当时英国人太过仓促,失去了先机。同时又是因为地利等各种不利因素,再加上德国指挥官的指挥的话。
那么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话。应该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场比较公平的较量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伊拉克就没有德国人了。不但有,而且不少,至少在伊拉克地区,曾经有过成建制的德*队参战。虽说不是整个师的作战部队,但也有一两个团的数量。
这么一点兵力在欧洲的话,或许连一个浪花都掀不起来,但是不要忘了,这里是亚洲,而且还是较为次要的美索不达米亚战场。
当年的十多万国防军就可以在这个战场上横行,令土耳其人几乎丢盔卸甲,最后甚至是几乎退到了高加索去。那么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些德*队虽然数量并不多,无法和欧洲那边相比,但是一个团的部队,打英印师的一个师基本上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甚至都不需要德国人亲自出手,土耳其人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场上多次的包围了英国部队,令英国人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
就像前面说的,其实拉玛六世对于英国人在缅甸和印度的兵力并不怎么担心,当然也包括了新加坡那边。
事实上对于拉玛六世而言,只要英国人并没有出动在本土的舰队,或者是从本土出动远征军的话,那么基本上就是不足为据。
过去那段时间,之所以泰国一直被英法威胁,与其说是他们在战场上得利了。倒不如说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强大,令泰国无法反抗。但是现如今既然有了中国的支持,那么拉玛六世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了。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距离更近的中国都要更占优势。何况英国人还无法从本土调动部队。
甚至于,胡文青还曾经隐隐的对拉玛六世透露过,如果英国人真的出动远征军和舰队的话,国社政府也已经根据这一情况制定了专门针对于英国的作战计划。整个计划不敢说无比的周密,但是至少也可以确保令从本土赶来的英国舰队有来无回——————当然,具体的作战计划,胡文青并没有向拉玛六世透露。
一方面是因为这是高度机密,就算告诉了拉玛六世,拉玛六世本人能保密,也不代表他的亲人可以保密。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就连胡文青本人也不是很清楚这点。
毕竟这种程度的作战计划,可不是胡文青这么一个小小的驻外大使能知道的——————何况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类大使也是有几率被人收买和策反的。
事实上国社政府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在英国人打算过来的时候,在曼谷外海的位置上,用潜艇给他来一个大的埋伏。
的确,到了现在,反潜技术确实是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面对大型战舰的时候,潜艇就真的毫无威胁了。毕竟这年月的反潜技术还很稚嫩,很多时候潜艇这东西还是可以作为杀手锏存在的。尤其是国防海军还拥有着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水下舰队,如果发挥狼群战术的话,一百艘潜艇,绝对可以令任何一支舰队喝一壶。
事实上国防军所拥有的那支水下舰队,即便是英国人也一样充满了忌惮。
当然,也正是因为有着中国的撑腰,所以查尔斯在拉玛六世的面前吃瘪。最终不但目的没有达成,反而查尔斯的失败,而令泰国人原本有些心虚的心情变得坚定了起来。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