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抗日之我为战神 !
而抗联目前使用的苏制坦克,虽说装甲的厚度增加了,防御能力大幅度的增强了。但是机动能力并没有根本性的下降,并不比日军的坦克差。所以在发现日军的企图后,他的对手不进反退。采取炮口向前。一边不疾不徐的倒车,在始终保持正面对敌的基础上,将两军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五百米左右。
一边采取短停开火、精确射击的战术,不断的对着冲上来试图和自己打贴身肉搏的日军坦克进行火力打击。一边不断采取大幅度的机动,与日军的冲锋队形,始终保持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同时分出来一部分的兵力,向日军的左翼进行迂回。至于日军打过来的炮弹,五百米之外的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日军的坦克找不到抗联的指挥车,自己的指挥系统却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出现了问题。其作为原本是步兵使用的车载通讯系统的九四式四号丙型车载电台,并非是为为了坦克作战而专门设计的。
这种为了增加九七式坦克战斗力而临时改行,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使用的极超短波电台。在坦克急速运动以及火炮射击时在炮塔内产生冲击波的影响之下,陆陆续续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损坏。
其制造电台使用的相当脆弱的真空管,扛不住巨大的冲击力,纷纷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毛病。几乎所有的电台不是出现了信号不清晰、时断时续,就是干脆没有信号的毛病。耳朵不灵、眼睛不明,严重的影响到了日军整体战术的运用与执行。
在平时这些毛病自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要经过不大检修和更换部件,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是战时,谁给你这个时间去维修?日军自身通讯系统出现的问题,对其整个作战指挥上,带来了相当的不便。
在抗联采取的这种战术之下,日军自己的攻击编队首先出现了前后脱节,编队混乱的情况。甚至有不在少数的坦克因为指挥脱节,接收不到上级下达的任务。莫名其妙的脱离了其攻击编队,单车冲向了抗联的编队。
这种脱离了交替掩护近似乎自杀式单独攻击行动,虽说勇气相当的可嘉。但也就是勇气可嘉而已,根本就无法给他们的对手造成任何的混乱。自身反倒是因为失去掩护,成为了孤零零的一个活靶子。没有冲多远就纷纷被击毁,反倒是增加了日军的战损。
面对车载电台又出现了理论上不该出现的情况,造成大部分的通讯联络中断,继而引起的指挥上的混乱。无奈之下的生驹林中佐,只能冒险让旗语手打开炮塔盖子,探出身子用旗语指挥作战。
只不过针对日军的这种指挥战术,抗联的部队貌似早就做了准备。他的旗语手一露面,其坦克上配备的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十二点七毫米高射机枪,让第三战车联队的旗手几乎上去一个死一个。
电台不通,旗语手露头一个被打掉一个造成的通讯联络上的问题,给日军的指挥,带来了相当大的混乱。再加上抗联采取的绝对不和你打近战,反倒是来了一个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只在五百米之外和你一点点磨的战术。
利用自己身上的装甲,最大限度的削弱日军坦克炮的杀伤力。同时利用自己坦克炮的威力,以及曾经下过苦心训练的五百米内的射击技术,给生驹林的第三战车联队不断的在放着血。
在整个战场的侧翼,抗联的坦克部队采取机动战术和日军磨。而在正面的战场上,则就是另外的一个样子。同样经过改装的抗联坦克,没有丝毫顾忌的直接利用高速度冲进日军坦克集群内,对着日军轻型的九五式坦克和两辆**式中型坦克,以及八辆九四式装甲车组成的阻击集群大开杀戒。
两辆**式坦克,首先在五百米的距离内被四十五毫米坦克炮摧毁。在随后其二十余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在三百米之内像是被打靶一样,一辆辆的被接二连三的摧毁。至于那八辆只装备了七点七毫米机枪的九四式装甲车,人家压根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而是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装备火炮的坦克身上。
抗联此次出动的坦克无论是火力还是防护力,都远非最大装甲厚度只有十二毫米的九五式坦克可以相比的。其使用的三十七毫米坦克炮,虽然在三百米之内穿甲能力在四十五毫米厚装甲的程度。
但对于早就经过改装,防护力早就不可同日而语的抗联坦克来说。他们的三七毫米火炮即便使用穿甲弹打上也几乎就和挠痒痒一样,根本无法击穿抗联的坦克。更何况其在数量上,日军的在正面的坦克数量还处于一定的劣势。
在战场形势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之下,日军第三战车联队的正面战场首先崩溃。激战不过半个小时,生驹林部署在正面的近三十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全部被击毁无一幸存,而他们的战果则是可怜的零。
而从十二吐正面冲出来的抗联坦克部队,唯一最严重的损失则是在混战之中,被自己部队命中一发四十五毫米炮弹而重伤一辆。而即便是这辆被自己人误伤的坦克,也是一辆还未进行改装的,从外蒙苏军坦克仓库之中搞到的t二六b型坦克。
至于被生驹林撤下来的那个步兵中队,则因为之前的战事没有配备任何的反坦克武器,就连燃烧瓶都没有一个。在抗联的坦克横冲直撞和来回碾压,再加上车载机枪的横扫之下,也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有几个日军士兵浑身上下捆满手榴弹和炸药想要与碾压过来的坦克同归于尽,却被随后跟进的步兵机枪火力打成了塞子。只有两辆坦克被发了疯的日军士兵,用手榴弹炸断了履带。造成了一定的轻伤,但远非到了不可修复的地步。
半个小时的激战,生驹林部署在中线的坦克全军覆灭,大部分的乘员连同他们的指挥官一起几乎全部阵亡。而在他亲自指挥的侧翼战场,形势也相当的不乐观。在抗联的磨盘战术之下,日军的坦克越打越少,而战果到目前为止还依旧是难堪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