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重生1966 > 第十章 命运

第十章 命运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重生1966 !

    二奶奶背去的粮食不说救活了张家的几个孩子,也是差不多了,听奶奶说二奶奶还偷着卖了当年张家下聘的时候琼姑姑留在娘家的几样金首饰,买了一些粮食,也不敢一下子都拿到琼姑姑家,跟琼姑姑说好了多长时间让家里的孩子跑一趟来拿,这才帮着琼姑姑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培华跟泰平在说着去年大串联的事情。

    培华说:“我跟着我们村的那几个红卫兵到了县里,看着挺乱的就回来了,我们村支书家的田爱国跟着县里高中的红卫兵去了京城,听说见到毛主席了呢。”

    泰平说:“我是跟着我们公社的队伍去的,我们到了市里,跟一些别的队伍交流了一下就回来了,我们公社没有去京城的。”

    说完这些,泰平看了看炕桌另一边嘻嘻哈哈说笑的几个弟弟妹妹,低声跟培华说:“培华,你说这样的串联有意义吗?”

    培华也抬头看了看,低下头小声的说:“泰平,以后带着弟弟妹妹们好好跟着琼姑姑干活挣公分好好过日子,运动能少参加就少参加,谁都说不好以后会怎样,咱们不去做那出头的,可是也别落在人后被人诟病,当作落后的典型。”

    泰平说:“我也这么想的,我们家的成分不好,我陪着我爷爷经历了很多的批斗,我觉得这种运动没什么意义,可是我又说不好怎样才是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找大舅说说话,我娘说大舅是从京城下来的,虽然被打成了右派,可是他的眼界在那里,应该能给我解解惑。”

    培华说:“要不吃完饭咱们把我爹请到这屋咱们俩听听我爹是什么意见。”

    泰平说:“好。”

    吃过饭,沈父带着培华跟泰平来到东厢房,培茵闭眼养神,耳朵且支棱着准备听听自己爹是怎样说的。

    泰平说:“大舅,我现在想不通这样整天被批斗是为什么,我娘说让我跟你说说话,请你给我解解惑。”

    沈父说:“这样的批斗是因为批斗的跟被批斗的是两个阶级,泰平,培华,多的我也不能多说,而且也说不好,你们俩要记住,在以后的日子里,要多看多听,少说话,你们俩都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你们不光是父母的好帮手,而且你们还是弟弟妹妹们的表率,所以你们俩要好好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是要说什么话,都要现在心里过三遍才能出口。”

    看着两个孩子沉思的样子,沈父说:“培华,泰平,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分看轻了自己,你们要有思想准备,因为成分问题以后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心要放宽了,要记住,这一条路走不通了一定还会有别的路让你走,你们不光是要自己宽自己的心,还要帮着弟弟妹妹们宽心。”

    两个半大的孩子郑重的点了点头。

    沈父对张泰平说:“泰平,你娘是个心胸豁达的人,看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就能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容易被打垮的人,你要带着弟弟妹妹们跟你娘学习,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有意气之争,小树在风雨之中弯腰是因为它还不强壮,等到你成长为一棵枝干粗壮的大树,能对抗风雨的时候才能直立于风雨之中,所以,你要记住,该弯腰的时候一定要弯下腰。”

    张泰平点了点头,说:“大舅,我明白你说的话了。”

    沈父说:“明白了就好。”

    这些话张泰平一直记在心里,在以后的岁月中陪伴着他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很多年之后,众兄弟姐妹聚会,张泰平说要是没有这次自己大舅的这些话,那些非人的待遇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熬得下来,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琼姑姑家的孩子来了,二奶奶又担忧着没信的珏姑姑。

    初三开始生产队就上工了。

    开春之后就要种各种作物,这会生产队要组织大家整理土地,沈家的众人年轻的去上工,年纪大的要么去放牛,要么去养猪,沈父沈母跟着生产队下地,干满一天能拿十个公分,培华跟着去干一天能拿七个公分,去放牛的爷爷二爷爷能拿八个公分,三奶奶因为闺女守卫边疆,属于军属,村里有照顾,每年都能有粮食补贴,补贴的粮食够自己一年的嚼裹,要是农忙时节跟着上工也能有公分拿。

    躺在炕上的培茵吹着泡泡,算计着一家人的公分,这个时代的农村,公分就是一家人的吃喝拉撒,不挣工分你就没粮食吃没钱花。

    一直到初五,珏姑姑家里还没有人来,二奶奶坐不住了,一大早就挎着包袱往珏姑姑家走。

    珏姑姑家离着沈家村得有二十多里地,跟沈家村不是一个公社,叫做清河村,村子背靠青山清河围绕,因为那条围绕村庄的清河而得名,三十来户人家,解放前大部分是猎户。

    珏姑姑嫁到这个村是因为二爷爷有个相熟的人家是这个村的,带着小伙子来沈家村相看之后被二奶奶看中了,是家里的独子,一家人靠着爷俩上山打猎糊口,在清河的另一边还有一块地,也算是殷实之家。

    珏姑姑嫁过去已经十来年了,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这个时候通讯基本上是靠吼的,两家离得这么远,没有相熟的给捎个口信过来二奶奶真是急了,吃了早饭挎着包袱就出了门。

    家里除了培田培芝俩在院子里跑的孩子就还剩下在炕上躺着的培芝了,奶奶忙里忙外的收拾了一通,又端着针线笸箩到东厢房边做针线边看孩子。

    奶奶手里缝的是大哥培华的一件褂子,褂子的肩膀上一边一个大补丁,整整齐齐的缝上去的这会补的是两个胳膊肘的地方,奶奶从一件破的实在是不能穿的衣服上剪下两块布料,仔细的缝到有破洞的地方,培茵心里想着,这个时代的人真是艰苦朴素啊,再下去三四十年,衣服不用破,旧了就的扔了,哪像现在,新三你那就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半晌,院子里一阵响动,还有二奶奶说话的声音,奶奶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出去看个究竟。

    一会功夫,奶奶带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女的,带着三个孩子进了屋,女的笑嘻嘻的说:“大娘,这就是大哥家的小闺女啊,我看看来。”

    说着话,搓了搓自己的手,嘴里“哦哦哦”的哄着培茵,轻轻的抱起来,笑着对奶奶说:“哎呀,大娘,这闺女真俊,我看看长得像谁啊。”

    有些困顿的培茵打了个呵欠,看着这个抱着自己的女人,三十多岁的年纪,一双眼睛笑眯眯的好像两弯月牙,齐耳的短发梳成三七分,头发多的一边夹着两个长长的黑色的发夹子。

    身边站着的三个孩子看自己母亲抱起孩子,忙拉着自己母亲的胳膊,喊着:“娘,娘,快给我看看小妹妹长什么样。”

    女子说:“慢点慢点,别吓着妹妹,来,你们好好看看妹妹长得好不好看。”

    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两个小姑娘都是羊角辫,花棉袄,青色的粗棉布裤子套着棉裤,还有一个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子,戴着虎头帽子,长得很敦实,三个孩子打扮的利利索索的。

    小男孩说:“妹妹长得真好,娘,走的时候咱抱着回家吧。”

    女子说:“哎哟,那可不行。”

    二奶奶这时候走进来,说:“想要妹妹让你娘再给你生一个。”

    女子朝着二奶奶不好意思的说:“娘,您跟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呀。”

    原来这就是二奶奶家的小闺女,嫁到清河的珏姑姑。

    奶奶说:“你说你这个丫头,也不知道给我们捎个信,看把你娘给急的,这一大早挎着包袱就要去你家,幸亏半道上遇上了,这要是走叉撇了咋办。”

    珏姑姑不好意思的说:“大娘,我这不是想着把家里那些野猪肉收拾好了一块带着来嘛。”

    奶奶说:“快跟大娘说说咋回事,我怎么听你娘说你们村进了野猪群了?”

    珏姑姑说:“听村里老人们说这青山的野猪已经很多年没有下过山了,大概是年前那几场大雪的缘故,野猪在山上没吃的了,就下山来村里的麦地里拱麦子,祸害了不少庄稼。大娘也知道我们清河村离周围最近的村子也得十来里地,生产队就组织着挖陷阱逮野猪,从腊月二十七八开始等着这群野猪一直等到正月初三,初二我想这来的,美霞他爹怕路上遇见野猪,就没让来,说看样子这群野猪也就是这一两天就下山了,这不是初三下午一群七八只野猪就来了村子里,得亏村子里猎户多,一只都没跑了,村里就把野猪肉都分了分,这不是正好就带着野猪肉来了这里了。”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进了屋,喊了奶奶一声“大娘”,又跟二奶奶说:“娘,野猪肉我都挂到柴房的房梁上了,等到吃的时候割着吃就可以了。”

    二奶奶说:“好好好,今天中午娘好好的给你们做一顿好吃的,珏啊,你跟美霞爹先在这屋歇着,我去厨房做饭。”

    珏姑姑把培茵放在褥子上,又在包被上盖了一个小被子,这才端起奶奶倒好的热水,跟奶奶说着家里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