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扇花录 > 第142章 大威天龙

第142章 大威天龙

作者:爱诗词的猫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扇花录 !

    察觉情势危急,飞在半空的两名银袍人匆忙变招,将袭向李鱼的两道银光中途改辙。判官笔皱鼻回援,月牙刺蹙眉斜护,强行截阻桃花扇杀势,奢望为老妪赢得喘息之机。

    无奈惊弓之鸟,怎敌得大威天龙?

    好比寒冰投海,两道银光尚未触及桃花扇,早被红光震散。纵然一心护主,可怜师出无功,不及体会龙吟声中“雕虫小技”的嘲弄,已先在对影凄惶的羞愧中黯然退场。

    这时老妪的龙头拐也已迎上桃花扇,银光为求自保,不遗余力,红光为求破阵,不肯相饶,两道光华轰然而撞,胜负立判。

    万年生长、无坚不摧的紫檀龙头拐杖竟只能眼睁睁瞧着自己重蹈同侪覆辙,纵有万般不可置信,却终究化为万缕细尘,从自然而来,复又归于自然,仓促结束这无可奈何的一生幻梦。

    桃花扇贯彻李鱼“夸父逐日”之志,当真所向披靡,辟易诸神。虽遭遇连环阻击,威势未曾稍减,红光愈加漫盛,不由分说追上老妪,光芒耀闪间,得理不饶人,已将老妪整条右臂砍下!

    须臾风云变幻,怪阵迎刃而解。

    一旁薛逸峰却无暇拍掌叫好,眼中心中全部是李鱼的性命。虽然他早已告诫自己不要去关心李鱼死活,但此刻被冥冥中一股悲壮气息感染,仍是情不自禁,大声疾呼:“小心啊!”

    那四名银袍人惊诧于李鱼玉石俱焚之举,却并未临时变阵,仍以李鱼为垓心,四面围城,再倾杀气,誓要彻底斩断李鱼生机,为老妪讨回颜面。

    先前四道银光张牙舞爪,裹挟呼啸阴风,已然突进至李鱼身前,眼瞅着就要将李鱼撕为碎片!

    而新发四道银光亦是不甘落后,紧紧追上,明知道多此一举,却还是谨慎异常,不留下死灰复燃的可能。

    李鱼既无护体真气,又无保命手段,此刻心力耗竭,无从抵御,自然只剩一条死路!

    扇花录唯一正版,只在起点读书app。本书只欢迎花钱订阅和打赏的真读者。

    上官雁装作淡然,其实心悬战局,未有一刻懈怠。

    七杀之阵神秘莫测,上官雁仔细端详,竟还是瞧不出阵法破绽。

    先前那银袍老妪又刻意激引众人助阵,说不定阵法另有玄机,贸然入阵非但破不了阵,反可能拖累李鱼,是以上官雁并不轻举妄动。

    更何况,李鱼既要磨砺自己,上官雁便随君心意,不到危急关头,绝不愿打扰李鱼战意。

    “我相信他”四个字,早已表明了上官雁的态度。

    但上官雁依然低估了李鱼拼死破阵的决心。

    就像银袍人料不到李鱼竟会放弃防御而孤注一掷,上官雁也料不到李鱼竟会意气用事,做出不顾后果的糊涂之举。

    所有人都料不到,有为之身,竟这般轻易被李鱼抛弃。

    这世上,真有这样视死如归的人?

    “你视死如归,可是,我不允许你死啊!”

    上官雁后悔不迭,怜月神剑焦急挥动,试图为李鱼寻出一线生机。

    奈何事发仓促,哪怕星月剑法神妙独步,哪怕上官雁剑术通玄,也已是鞭长莫及。

    倾尽天下的剑气,虽然强势化消了银袍人后发的四道银光,却已经晚了半瞬,来不及阻止前四道夺魂夺魄的银光!

    这一瞬间,上官雁浑身冰冷,万念俱灰,更涌起与李鱼同死的念头:“错了,错了!我为什么要坐视你独面难关?生死无情,瞬息万变,我怎么可以……你怎么可以!笨蛋,我来黄泉陪你好不好?”

    蓦然却见红光万道,灼灼如桃花,在李鱼身上无端盛开,轻而易举震散了银光,将银袍人的期待无情击落,将上官雁的悔恨温柔抚平,将薛逸峰的关切潇洒接下。

    那远在数十丈外的桃花扇,没有任何真气波动,没有任何轨迹移动,此刻竟已毫无征兆落在李鱼掌中!

    同时桃花扇中更摇出一道红光,却是一招“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宛若天龙下凡,势不可挡,在众人瞠目结舌中,斩断了那叫嚣着“宁杀错不放错”的银袍老三的一条右臂。

    这一切说来复杂,其实电光火石,兔起鹘落,皆只是瞬间之事。

    银袍老三右臂掉落之时,老妪因为断臂巨痛而发出的凄厉惨叫才刚刚飞向天际,薛逸峰也才刚刚将“小心啊”这三个字完全送出嘴唇。

    眼前景象太过惊人,何止出人意料,简直神乎其神。丐门那四名女弟子见惯了大风大浪,此刻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个“哇啊啊”疯狂叫喊,莫名其妙而又兴奋燥热。

    原来李鱼舍命一搏,不过是愚公移山,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不曾去考虑成败得失,只知道如此做才不会后悔。

    但那一招“夸父逐日窥虞渊”,先是震散拦路银光,再行击碎龙头拐杖,终是斩下老妪右臂,充斥意气,挥洒豪情,他人固觉匪夷所思,李鱼自家亦是预料不及,深受震撼。

    眼前杀机到来,心内却是豁然开朗,生死顷刻,李鱼意外领悟神思诀新境界,真正明白“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的道理。

    神思诀有言曰:“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意思是思想感情能够统率无尽想象力,而如果思想僵化,感情枯竭,想象则必将阻塞。

    而如果涵咏真情,顺乎心意,如天降雨,如日东升,一切自然而然,那么便可以神用象通,挥洒自如。

    换句话说,神思诀之所以能够以诗词感应天地之气,突破常人认知规范,关键不在于想象之神思,而在于志气之充盈。情越真情越浓,越容易“心想事成”。

    依照神思诀所言,参悟此理至于深处,“天人合一,我即宇宙”,庶几可达到真正“神思”的境界。

    李鱼自然还达不到这种神妙境界,若不是生死关头的执念与情思,他也无法寻获这种真情浓情。

    但较之对阵银袍人之前,李鱼对于神思诀的领悟可说是突飞猛进,招数威力自然也水涨船高。谷中修炼半年,让李鱼明白“有我”与“无我”。此刻顿悟,却是让李鱼明白,无论有我无我,皆只是一情字耳。

    当他使出“夸父逐日窥虞渊”的时候,那一瞬间,他不但是李鱼,同时也是夸父附体,壮心如潮,威力无穷。

    而他心念动处,“披霄决汉出沆漭”,瞬间牵引桃花扇落在掌中,自信摇出红光,斩断银袍老三右臂,同样是拜神思诀的新境界所赐。

    七杀之阵既破,大局已定,李鱼忍住身上痛楚,朗声说道:“此番动手,非我所愿。我等误中奸计,并非有意寻衅,诸位尽可明察。何妨请出青衫客,共同参详,以期揪出幕后黑手?”

    众人来到空翠岛,乃是为了解决青衫客这个隐患。如今情况有变,李鱼自然不会妄下定论,更不会遽下狠手,一股脑杀光银袍人。但这群银袍人不问是非,咄咄逼人,让李鱼好生厌恶。

    所谓“以战求和则和存,以退求和则和亡”,李鱼选择将银袍老妪和老三的右臂斩下,已然表明众人态度:“我等既不好战也不惧战,只想求一个真相”。

    老妪灌下一枚丹药,止住了痛呼,神色复杂,长叹一声:“是我们丢人现眼了!”她打个手势,命银袍人收起敌意,然后道:“若你们真想要见青衫客,便往东南竹林深处,青衫客就在竹林小屋中。我们先行通禀一声,你们稍事休息,自行前来吧。”

    说罢,手势一划,在老四的搀扶下,飞空而去。老三亦在老六扶持中勉强稳住身形,临去之际,送上一声由衷赞叹:“尊驾好神通,我是心服口服。”

    上官雁早已飞身至李鱼身旁,运转“归元诀”真气,为李鱼疗复伤势。行功已毕,复又给李鱼喂下两颗星芒丹,嗔道:“李公子,你太过极端了。我们一起想办法就是,怎能如此乱来?下次你可不许再逞强了。”

    她貌似嗔责,而心内实是骄傲,是以眼角眉梢既带着后怕的余悸,又带着雀跃的欢喜:“李鱼他以一人之力而破掉七杀之阵,让那群神秘银袍人输得服服帖帖。经此一役,他真正足以在仙林扬名立万了。”

    李鱼不敢胡乱承诺,只是尴尬笑了一声,却对张羽道:“我自作主张,将银袍人放脱,还请仙子勿怪。”

    张羽道:“冤家宜解不宜结,李公子所为,正是最佳决策,我又何怪之有?更何况,这七杀之阵,玄奥深邃,轻易不可拆破。若不是李公子拼死力战,只怕众人都要丧命于此,众人非但不会怪你,反而要感谢你呢。”

    她这番话说得诚挚已极,使人一听便知道乃是肺腑之言,非是客套伪饰。

    薛逸峰亦是眉开眼笑,激动难抑:“我的好哥哥呀,先前你擒下三绝书生,我还不太服气来着,现下我是真服你了。谁要是不服你,我先打他十个大耳刮子!”

    李鱼一边谦逊,一边暗忖道:“上官雁叫我不可逞强,只怕我是做不到的。

    若非这场极限之战,焉有此时进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话一点不错。

    师父修炼神思诀,那是若有神助,不必经历而自能明悟。而我修炼神思诀,则需要在实战中不断体悟。

    正如诗词之道,李太白之天才放逸,万古少有;而孟东野之苦吟成癖,世以为律。我既无太白之天分,便该有东野之勤勉。”

    李鱼休息一阵,对众人道:“我的伤势并无大碍,还是早点前往竹林小屋,免得主人空等。”

    照夜雪狮颇为灵性,主动变大身形。李鱼与上官雁上了雪狮之背,其余人则是御气而行。

    数里之地,转瞬即至。众人飞在半空,脚下一片竹林,翠绿欲滴,秀颖清新。

    薛逸峰正要发出感叹,忽觉体内真气空空荡荡,霎时跌落云端,不得不发出一声惊慌大叫。

    与此同时,张羽与四弟子亦是无端丧失真气,犹如风筝断线,狼狈跌入竹林。

    就连照夜雪狮也遭遇诡异,体内妖力瞬间消失,突然变回小猫儿大小,不由自主下坠,当真是四肢无措,恐惧乱吼。只是这吼声有气无力,再没有威风可言。

    上官雁身形随之翻落,觑准方位,先将小雪狮抓在手中,再伸手去抓李鱼的肩膀,不料李鱼已先伸出手掌过来,更听李鱼焦急喊道:“上官姑娘,情况有异,快拉着我的手,不可走失。”

    上官雁心中一甜,一时间中,只是想道:“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不会和你分离的。”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心貌求,心以理应。出自《文心雕龙·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