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百五十一章 衙内做派

第两百五十一章 衙内做派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重生之乘风而起 !

    端着撒了香菜葱花的萝卜大骨汤,老爸说道:“新屋基的这个萝卜真的该推广一下,又脆又甜,产量也高。”

    “估计玄。”周至却泼起了冷水:“周围推广一下自己吃倒是可以,要卖出去可就难。”

    “为什么?”

    “因为卖相不佳啊,皮子薄,水分多,  爱裂口,裂口的萝卜易坏,还不好卖。”

    “的确也是。”三姐说道:“这萝卜我妈就挑不裂口的卖,剩下的除了自己吃,就是喂猪。”

    “有点可惜了。”老爸说道:“诶?小娟儿和你大姑用得上不?”

    “那可远了,老话儿说的,豆腐搬成了肉价钱。”周至也在每每地喝着甜甜的萝卜汤:“不过从和尚他们白米乡搬倒是可以考虑。”

    “那样也不错啊。”老爸说道:“白米乡是工商局的对口扶持乡镇,  可怎么扶持,  也是需要考量的。”

    “其实很简单的,白米乡缺水的情况,老爸你知道吗?”

    “白米乡,缺水?”老爸匪夷所思:“被长江包饶着的地方会缺水?”

    “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周至说道:“但是据我所知,白米乡和望龙乡的小水库几乎全都废了。”

    “凤鸣乡没有。”老爸说道:“当年我当支书的时候,老百姓抱怨说凤鸣乡的水库‘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可是费了好一番大力气,才将那些小水利给恢复出来的。”

    “就是这个问题。”周至说道:“白米乡在河对面,结果反而成了灯下黑。”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花了巨大的力气,首要解决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严重威胁的大江大河的治理。之后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对农田水利建设也十分重视。

    经过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并发展防洪、灌溉、排水、放淤、水力、疏浚河流、兴修运河等水利事业,仅一九五三年一年,光HUB省一个省,就完成各种小型水利设施建设七万多处。

    随着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也逐渐与之结合起来。伟人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提出:“每县都应当在自己的全面规划中,  做出一个适当的水利规划。

    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增产的大事,  小型水利是各县各区各乡和各个合作社都可以办的,十分需要定出一个在若干年内,分期实行,除了遇到不可抵抗的特大的水旱灾荒以外,保证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规划,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从此之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最终在六零年达到了最高潮。

    虽然快速发展带来了摊子过大,开工数量过多,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管理水平跟不上,建成的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等诸多问题,但是在“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治水方针指导下,超过华夏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以“全民大办”为特征的新中国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也在今后数十年里,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直到周至穿越之前,这些全国各地的农田水利,  依旧发挥着它们的作用,整个民族依旧在享受着那二十年造就的“红利”。

    但是这也是指的大工程,重要工程,如白米乡、望龙乡里那些最多造福一两个乡的小水库、小水渠、小塘坝,因为乡里无法在组织起当年那样的力量,不可避免地导致失修,失效。

    这就是白米乡这样的鱼米之乡,都开始出现旱情的原因。

    因为以前的白米望龙两乡,本来就没有这么多的耕地,在小水利兴起之后,耕地面积也就有了相应的,长足的增长。

    等到那些小水利工程开始失修失效,依托于这些水利工程而增加的田地,就会面临水旱灾情。

    等到周至将这些都在饭桌上跟大家分析清楚了,老爸才知道,原来白米乡的情况现在已经成了这个样子。

    刘大川是第一次来周家,虽然早就听紫苑说过这小表弟的各种神奇,甚至自己就是周至占卜的主角,但也没有亲自听周至结合国家的历史,夹川地方水利史,历年的流变,重要性和利弊分析,失修的原因分析,要整修的话难点在哪里,县里经济上的,政治上的,乡里组织上的各种因素分析了一大通。

    而周至的老爸一边喝汤吃萝卜,一边微微地点头。

    其实现在周至这样的做派,就是古代很多官员子弟,俗称“衙内”的做派。

    因为《水浒传》等原因,衙内这个词儿历来就不是好词,但是如高衙内那样坑爹的衙内必定是少数。

    更多的子弟,却是从小就在父兄指导下苦读,小小年纪就开始“观政”,长大后中举之前就在衙前奔走充作书办、幕僚经历实务。

    周至相信一点,就业面越狭窄的时候,内卷就越厉害。

    这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上层建筑,是不以后人的胡说八道为转移的。

    周至并不认为自己是衙内,老爸就一个县局的局长,目前有上调市局做副局长的风声,但是放在古代,从行政级别来说虽然已经可以属于“官僚”,但从职务来讲依旧属于“吏员”。

    只是周家的家风便是如此,任何人都有说话的机会,如果讲得有道理,并不以身份的不同而区别,更多是一视同仁。

    这样的讨论也的确锻炼了周至的很多能力——逻辑,思辨,演讲,辩论,游说……

    其他人其实都已经习惯了这餐桌上的嘴炮王者,唯独第一次见识到的刘大川认为……

    人的名,树的影,当真是实无幸致。

    “这些你其实可以写成一篇文章嘛。”老爸说道:“就叫《夹川水利设施现状考察报告》,现在你和华叔叔也相熟了,到时候给他看看,有用没用由他来决断,比你在这里空口大言的夸夸其谈好得多了,是吧?”

    “那样就没法做了。”周至摇头:“现在县里财政本来就困难,有些事情,要说做吧,那是真该做;但是要说钱,那是真没钱。”

    “所以如果报告交了上去,要说有道理吧,是真有道理;但是要说做吧,那条件是真没有,这样搞不反而是为难华叔叔吗?”

    “那你说该怎么办?”

    “利用工商局对口扶持的名目,先力所能及地弄一个可以推广的小项目,让县里看到成效,之后再把报告交上去,让县里套用模式,加以引导,这样才差不多能够让事情做得起来。”

    “好在今天没喝酒。”老爸来了兴趣:“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