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 > 第149章 两位厂长的明争暗斗

第149章 两位厂长的明争暗斗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刘光齐的自赎之路! !

    “光齐怎么今天这么早回来了?莫非…..?”

    刚进四合院易中海就主动上来打招呼。

    而周围的街坊们早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因为这已经不是易中海第一次主动过来跟刘光齐打招呼。

    反而要是哪天易中海再摆谱,街坊们才觉得不正常。

    刘光齐眉头一皱:

    “易师傅,这话可不行说啊!”

    “要慎言!”

    “哦,对对,是我不小心说错话了。”

    “那光齐你忙着,有什么事记得喊我!”

    易中海脸上堆着笑,表情竟是比许大茂还要谄媚三分。

    隔壁三大爷看到忍不住有些吃味。

    他先是转身回屋端了几条煎松的鲫鱼,上老刘家唠了几句,又端着空盘子出来,脸上挂着一抹笑意。

    刘光齐则是在路过中院时一把拉过傻柱:

    “总算逮着你了!傻柱,赶紧上我家做饭去!”

    “好小子,说好帮忙烧一个月的饭。”

    “这都过去一年了你做了几次?有十次没有?”

    傻柱摆摆手:

    “不是,我这家里还没…..”

    “什么家里不家里的!谁管你这些,赶紧跟我过去!”

    “爷们好不容易今天下班早点,非得整点好的吃上一吃!”

    孙红梅见状也走了过来:

    “好了好了,让你过去你就过去!没嫁你时候我不都自己一个人过来的?”

    都说厨子在家很少做饭,但傻柱却截然相反。

    只要他在家做饭的都是他,也不知道是爱好呢还是被迫的。

    “谢了啊嫂子,借你家柱子用半小时,用完就还你。”

    说完就搭着傻柱肩膀往后院走。

    路过许大茂家时听到一阵鸡叫,定睛一看,原来是鸡笼里两只老母鸡在争虫子,刘光齐有些怀念傻柱做的红烧鸡块遂大喊一声:

    “好好好!敢吃虫是吧?”

    “今天敢吃虫!明天就敢吃人!”

    “许大茂,这鸡是不能留了,刚好替你消灭一只!”

    说完抓出只大的递给傻柱:

    “接着傻柱,拿去收拾收拾做了,对了做成爆炒的,里面加点香菇干和土豆。”

    傻柱拿着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就站那:

    厨子是蹭的,鸡也是蹭的,合着土豆炒鸡块你就出土豆是吧?

    正说着呢许大茂就出来了。

    “怎么回事呢这么热闹?”

    “不是傻柱你刚搬回来就上我家偷鸡是怎么回事?”

    “我跟你说就没这样的!……”

    “嗨…..这有我什么事啊!”

    “我跟你说大茂,这鸡啊,是……..”

    傻柱忙把事情经过说清楚。

    我傻柱是谁啊?

    偷啥也不可能偷鸡不是!

    “所以你要找得找人光齐,跟我说不着,我啊就一厨子,替人干活的!”

    许大茂恍然大悟:

    “原来是光齐想吃鸡啊,早说么!”

    “对了傻柱,我屋里有串香菇干你也顺便带上,放一起炒着吃香。”

    傻柱怒了:和着我拿鸡就不行,知道是刘光齐想吃你还再往里搭串香菇干?

    倒是刘光齐有些明白了,问道:

    “大茂你那干事定下来了?”

    顿时许大茂喜笑颜开:

    “八九不离十吧,就差正式通知了!这事还得谢谢你啊!”

    “谢啥?都隔壁邻居,有什么好见外的!”

    “这鸡我拎走了哈。”

    “哎好,喜欢拿走就是,反正留这也不会下蛋,干浪费粮食。”

    “许大茂!说什么呢你?赶紧给我进来!”

    娄晓娥现在听到下蛋就烦躁,在屋里喊道。

    “哎来了来了…..”

    “那行,先不聊了我得回去做饭,屋里还有个懒婆娘,真没办法….”

    “好!”

    看许大茂火急火燎地跑开刘光齐摇了摇头:男人啊,钱包和腰杆子你总得有一样要硬,不然许大茂就是榜样!

    ………..

    制作花了两个多星期,组装又用了两天,在近五十名工人两个多星期的共同努力下,新式炼钢炉总算是造好了。

    这次验收的转炉总共是两座。

    左边那座是普通吹氧转炉,顶吹的。

    右边这座却是技术变革后的复吹转炉。

    验收时,佘老、聂书记、杨厂长还有李怀德等人悉数到场,准备一起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报告各位领导,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是否点火请指示。”

    “那就现在开始?”

    佘老笑着征询大家伙意见。

    “好的!”

    “开始!”

    “我也没意见!”

    ………….

    机器轰隆作响后,刘光齐带着一众领导站到僻静处。

    佘老率先问道:

    “徐总工,用新设备炼制一炉钢铁大概需要多久?”

    徐总工看向刘光齐,见他笑着对自己点头才回答:

    “左边那个普通转炉大概需要一小时,右边的可能一个小时都不用。”

    “多少?”

    “你再说一遍?!”

    在场的都是炼钢方面行家,要知道之前用的普通平炉炼制时长可是至少都需要7小时以上,因此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意外。

    于是刘光齐又仔细地给众位领导解释了遍这两种转炉和平炉相比的优缺点。

    最后佘老也来了兴致,表示要留在现场等成品出炉!

    …….

    一个多小时后,经过冷却、连铸等一系列操作,散发出冷白色光泽的成品从出口处被送了出来。

    经过简单检查后,检验员表示数据合格,甚至比平炉炼出来的还要好上不少!

    佘老转过身,看着眼前忐忑不安的众人突然大声喊出来:“同志们,我宣布,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我们红星轧钢厂自主研发出了氧气顶吹转炉!”

    场面先是一静,然后瞬间变成了欢呼的海洋,一群人冲了上来,将刘光齐还有徐总工高高抛起,又接住。

    “嘿….”

    “嘿……..!”

    佘老走过来重重地拍了下徐总工的肩膀,接着又来到刘光齐身前:

    “小刘好样的!之前我以为已经够高看你了,没想还是低估了你啊!”

    “说说看有什么愿望,能满足我一定给你满足了!”

    “佘老您过奖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至于您说的愿望就更不必了,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

    刘光齐倒是没有像佘老那么激动,因为他觉得转炉成功本身就是必然的,自然就少了那些惊喜。

    佘老却是激动地扶住刘光齐肩膀:

    “好,好啊!”

    “龙国建设就是需要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你等着,这件事我一定会上报!d和国家一定不会忘了你们这些有功之人!”

    …….

    接着佘老转过身对着投身新设备建设的一线工人还有技术科原班人马:

    “在场的所有工人和技术科同志们,你们辛苦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还有刻苦钻研,我们成功研发了全国的第一台转炉,你们的付出国家会记得,历史也会记得!”

    底下瞬间暴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佘老缓了缓,等掌声平静了点后继续说道:

    “接下里还要辛苦大家多熟悉下设备,毕竟是新东西,操作工人们还有些陌生,争取在明天记者同志们到场时完美发挥!”

    “老杨,等下午时吩咐食堂给大家办个庆功宴,大家洗个澡吃个饭,辛苦这么多天也该歇歇了!”

    “老杨你说两句?”

    一直堆着笑脸的杨厂长这才走上前来,他先是环视了一圈接着慢吞吞说道:

    “这次研发的成功我们首先要感谢组织的支持,还有组织的支持我们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次我们还要感谢厂领导班子,厂委聂书记以及……….”

    这一套套的官话让易中海都有些受不了,只见他站在刘海中身边小声嘀咕:

    “老刘我怎么觉着杨厂长变啰嗦了呢?说了半天全是套话。”

    刘海中没好气瞪了他一眼:

    “你也知道这是套话?之前在院里你比他还能说!”

    易中海讪讪一笑,不好意思道:

    “这….不至于吧?”

    “不过我现在不都改了吗?以后院里都听你的,这一大爷和该你老刘来当!”

    眼见易中海这么大方刘海中却没了兴致,他觉得以前的自己太幼稚了些,一直把目光放院子里那一亩三分地做啥?

    “再说吧,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的,倒是老易你以后要消停些,再整那些破事我可不会再帮你说话。”

    “知道了知道了,我那也是一时糊涂…..”

    “以后绝对不会了!”

    ……..

    这边聊了许久上头的杨厂长才讲到尾声,只见他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最后又加了一句:

    “同志们呐,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伙还需努力,我们是做出了成绩,但那只代表过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再接再厉,争取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底下的掌声淅淅沥沥,跟佘老收获的掌声简直没法比。

    杨厂长也是意识到了这点,不情愿地又把话筒交给了李怀德,对了还有一点要说一下:因为义肢厂的出彩表现,现在的李怀德除了是义肢厂的厂长外同时也是轧钢厂的副厂长。

    李怀德拿到话筒后汲取了杨厂长的教训:

    “想必同志们都已经很累了,想回去歇着,那么现在我就再说两点:

    第一点:参与本次任务的轧钢厂员工每人补发半个月工资以作奖励。

    第二点:这段时间大家伙辛苦了,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每人奖励休假两天。”

    (为了加班加点赶生产,本就两星期没休息,所以李怀德只是把工人改了下调休,以博取工人们好感)

    “哗啦啦啦啦…..”

    瞬间底下掌声雷动,甚至比之前佘老讲话时还要热烈。

    佘老满意地看了眼李怀德并对其微微颔首。

    杨厂长微簇着眉头。

    聂书记看到这情景却是暗暗点头。

    刘光齐在底下撇了撇嘴:看来不管在哪个时代,胡萝卜都要比画大饼更管用,工人们都是明白人,吃进嘴里的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