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十一章 拳拳之心几人懂 一

第十一章 拳拳之心几人懂 一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李绩抬起头来,看着李恪,道:“殿下,臣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是有限,但是臣还是有一个提议,能够让殿下能够博采众长,定然能够学得一身好武艺,只是不知道殿下是不是同意而已。”

    李恪心中欢喜起来,只要是现在能够和这些名将接触,能够在这些名将的身上学得一身真本事,什么条件,自己都是可以答应下来的,至于是和他们拉近什么关心的,自己还没有什么资本,值得人家为自己为自己效力,恭敬地道:“只要是能够在曹国公的身上能够学习一身真本事,我什么条件都是可以答应下来。”

    李绩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是怕李恪就拉住了自己不放,听到了李恪这样说,放下心来,道:“我大唐名将辈出,在宫中的宫中十二卫的名将都可以和蜀王殿下,进行切磋,若是蜀王殿下能和每一个切磋的话,那么蜀王殿下真的是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

    老狐狸,李恪在心中暗自评价着,李绩的这个提议,摆脱了让自己处于单独教导李恪的机会,这样的话,避免了使自己让自己贴上了李恪的标签。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李绩的样子,一副认真负责的样子,在恭敬的背后,依旧是对于未来的担忧,心中反而是放心,点点头,道:“恪儿对于曹国公的建议,你看怎么样。”

    李恪在心中打算着,就算不能和这个未来的军神拉上关系,但是可以和禁军之中的那些大将接触,也算是自己的一个收获。点头道:“恪儿认为曹国公的建议十分的好,若是由一个人来教导孩儿,恐怕是会耽误办理政事,这样做的话,恪儿是十分的满意。”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脸上是兴奋之色,他看得很清楚,李承乾和李泰都是爱好政事,对于武功是一点的兴趣也没有,李恪不但是在文治方面肯于思考,而且能够看到了大唐尚且在危机之中,为自己未来十多年之后的战事而打算,自己是高兴的,大唐周围藩国林立,不是在短时间之内所能解决的,还是要做长远的打算才是。

    军国大权不能握在边臣手中,尤其是在大唐尚且处于在战争之中的时候。

    “就按照曹国公所说的,朕下旨,在十二卫之中,恪儿可以去任意一个卫所,各位将军只要是稍有闲暇,就有教导职责。”

    李绩的脸上也是轻松之色,道:“陛下英明!”

    君臣三人又聊了一会,在李绩家呆了一会之后,李世民和李恪告辞。李世民带领着李恪回到了自己的宫中,马上叫来了中书省写下了圣旨,着门下省进行审核。

    高士廉拿着圣旨,思索了良久,在一旁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看着高士廉的神色,高士廉将圣旨交予他们,杜如晦看着房玄龄,道:“三皇子有卫青之志,肯于在禁军之中学习,这个圣旨若是被我们所驳回,岂不是让陛下以为我们有朋党之心。”

    高士廉摇摇头,道:“只是百丈之台,起于垒土,我只是担心,这个李恪乃是杨妃娘娘所生,若是在禁军之中,他结识了许多的将领,日后有了异心,我们应当是如何处置呢?”

    房间之中安静了一会,房玄龄摇摇头,道“高相所想到的地方,陛下是已经都想到了,陛下雄伟英明,李恪不过是在军营之中加以磨练武艺就是了,至于叛乱,当年邓艾在蜀中之时,手中有雄兵二十万,而卫瓘为一文官,檄文所到之处,三军受命,父子束手,一个李恪,上有太子,下有重臣,会有什么乱子。诸君是多心了。”

    高士廉仍然是沉吟不语,点点头,向着两人道:“如公所言,也是要给太子一些压力了,让他知道储君不是那么好做的。”

    自己拿起笔来,签下了自己名字,盖上了门下省的大印,交予了房玄龄,房玄龄看了几眼,点点头,不在言语,叫过了一个小黄门,吩咐由尚书省加以颁布。

    “即便是如此,我们仍然是要启奏陛下,要求禁军之中,中层将领不准和蜀王接触过多,再有几十年,这些人都是大唐的高层,不可有所懈怠。”高士廉缓缓地道,语气之中带着不可置否的坚定。

    这一次,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不在坚持,出于是高士廉的立场是,一定是要这样做的,若是李恪真的有意在学习武艺的时候,结交将领,也真的是一件很让人担心的事情,最起码的,咱们的大唐皇帝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掌握了许多的文臣武将最后杀掉了自己和三弟,而登上皇位的。

    圣旨到达了禁军之中,李恪自然是不知道在禁军之中引起了一系列的波澜,许多人在猜想着李世民的意思,许多人已经将李承乾和李恪加以对比了。

    李恪回去之后,依旧是没有悠闲的时候,将石锁在手中摆弄着,等他抬起头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看着自己,面容之上是浓浓的心疼之色。

    自己放下了石锁,有些手足无措起来,轻声地喊了一声,“娘!”

    杨妃压抑着自己心头的心痛之意,走到了李恪的近前,拿起了一块毛巾,递给了李恪,道:“恪儿,把脸上的汗擦一下。”

    李恪接过了毛巾,毛巾是用温水粘过的,自己仔细的擦洗了一下,杨妃看着小贤子,眉头蹙起,道:“小贤子,你去门口把着,不准任何人进来!”

    看着杨妃严肃的样子,几个小黄门和宫女都走了出去,玉儿走的时候,有些担心的看着李恪,用牙咬着双唇,一副不情愿的样子,眼神之中是担心的样子。

    两人来到了屋子之后,杨妃坐在了那里,很久没有说一句话,李恪心中不安,杨妃一定是知道了李世民下旨让自己在自己在禁军之中习武之事,小心的道:“娘,您有什么事情吗?”

    杨妃看着李恪,目光清冷了许多,沉默了一下,道:“恪儿,今日的圣旨说你去禁军之中去习武之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不和我商量一下!”

    “娘,是我想要习武,但是在禁军之中是不可能有人愿意做我的老师的,因此是每一个都抽出一点时间来指教我,但是每一个人都不承担着老师的名头,这也是父亲的意思。”李恪想到了杨妃可能是要反对,但是没有想到了她的反应是这么大而已,自己更加的谨慎了。

    “恪儿,这种大事,你应该和娘商量一下的,你知道为何禁军之中的将帅都不愿意成为你的老师吗?”杨妃的的双手攥在了一起。

    “孩儿不知,孩儿只是知道自己喜欢习武吗,日后要为大唐将这些与大唐作对的人全部都消灭,还我大唐一个朗朗乾坤!”李恪神情坚定,心中想的是,若是自己不进取的话,再有三十年就是自己的末日了。

    “只因为你是我的儿子!?杨妃看着儿子的坚毅之色,叹息了一声。

    “母亲,这是为何呢?”李恪知道自己是一个庶子,按照周公之礼,皇位在自己的身上的概率是很小的。

    “因为我是前朝皇帝的女儿,而你的他的外孙,你的身上流着杨家的血,他们当然是不肯贴近你了,这个你知道吗?”杨妃压低着自己的声音,虽然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和自己的儿子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我的身上也流着父亲的血,流着李家的血!”李恪的心中已经是冷的半截,在他的心中,长孙无忌之所以来反对自己,是因为李承乾和李治和他的关系较近,自己忘了自己是前朝帝王的外孙了!

    “许多人都担心你惦记着你外公的死,会对于他们有所报复,自然是不会让你上位的,因此,恪儿,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庸碌一声,无所作为,让他们觉得你对于他们没有任何威胁,这就是你的命运!”杨妃一边说着,看着自己的儿子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愧疚之色。

    自己的儿子,自己是知道的,在宫中不但是相貌英俊,带着皇家的骄傲之气,而且是血统高贵,是两代皇朝的血脉,但是这也是成了他的羁绊!

    “成一个庸碌的人吗?”李恪在嘴上重复着,看着杨妃,杨妃的脸上是淡淡的说不出的痛惜之情。

    李恪走了两步,缓缓地回过头来,道:“娘,我们若是那样的话,就是手无寸铁行走在强盗之中,可能祈求着他们的可怜,只要他们认为有威胁,就一定是要杀掉我们的!我不能把我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身上的!”

    “你,你这样做的话,会让自己成为是众矢之的。而且是恪儿,你现在是还没有成长起来,我们没有外戚来为你撑腰的!恪儿,你若是这样做的,娘,真的是很担心的!”杨妃看着李恪好像是一只挣脱了自己手心的困兽,更加的担心起来。

    李恪上前一步,拉着杨妃的手,道:“娘,你要相信我,我还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我们不能把命运寄托在爱别人的仁慈之上,因为我生活在皇家!”李恪后面的话,注视着杨妃的眼睛,带着一丝痛惜之意。

    “恪儿,你……”杨妃一时之间要说什么,在李恪的眼中,她看到的是李恪对于挣脱这个牢笼,“你这是没有回头的路!”

    “娘,我不会回头的,我会让所有的人在我的面前战栗,让他知道,我蜀王李恪,若是有人敢置于我们死地这一脉的人,想要借前朝的事情,来借机消灭什么我们的人,我会让他知道什么是后悔。”李恪看着杨妃,眼中露出的,是和年龄不相符合的狼一般的凶狠,而这股凶狠,她是熟悉大的,在她的父亲身上,自己是看到过的。

    自己无力地坐在了那里,现在她终于是可以确认,这个儿子,自己已经是不能驾驭了,拿起了手中的茶杯,向着李恪扔去,李恪侧身躲开,跪倒在地上,道:“母亲息怒!”

    “你,你好自为之,你自己记住了,在你的身后,你还有一个母亲,你还有弟弟而和妹妹,想一想,他们会面对着什么样的日子!”语气之中带着淡淡的哀戚与痛楚,让李恪的心中也战栗起来。

    自己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手无寸铁,身怀美玉,行走与闹市之中,是什么结果!

    杨妃一转身,向着外边而去,不过多时,自己的房中是一片寂静,在没有一点的声音。求推荐,求收藏!啥也不说了,都是眼泪啊,呜呜,七个推荐啊!别人的新文都是上百的推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