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家流民论土地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家流民论土地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三郎说的好”李承乾站立起来,也顾不说什么,自己给自己倒满了了酒,道“三郎,我这杯酒是敬你的,你虽然是我的三弟,但是更是我大唐的勇士,我大唐的未来,要你我这些人去支撑,来三弟,干了”

    李承乾一仰头,自己喝了进去,李恪也不多言,自己喝光了碗的酒,酒劲涌起,自己看了周围一眼,脚步踉跄,来到李承乾跟前,道“殿下,三郎还记得和殿下一起在渭水旁边赈济流民之事,而今从草原回来的汉人,那些流民还要凄惨,无立锥之地,无一寸房屋,一路走来,不知有多少苦处,哥哥,今日这些汉人已经回来,你若是有机会的,可以亲自去看看”

    李承乾没有料到李恪突然之间说出这番话来,大惊之下,这是连李世民还没有决策的事情,他岂能轻易的发言,苦笑了一下,道“三郎,你醉了,此事自然有诸公操心,你我只要是各尽心意即可。 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李恪叹息了一声,看了李承乾一眼,低下头,道“哥哥所言极是,是三郎今日唐突了,三郎过惯了这军的日子,在有几日,要去灵州之,有话还是明日再说,三郎要回去了。”

    也不向于志宁和虞世南两人行礼,摇摇晃晃地向着外面而去,小贤子慌忙地走了过来,将李恪扶好,向着李恪的宫走去。

    李恪走了之后,李承乾看着李恪案子之的一片狼藉,自己摇摇头,看来三弟远离长安之后,和这些粗鄙之人呆在一起,居然是忘记了,这天下是关陇贵族来做主的,这些汉人回到了原之,日后是唐人了,只是这些世家那个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来分给他们,看着于志宁和虞世南还在那边,向着两人一拱手,道“舍弟喝多了,竟然是胡言乱语,让两位老师见笑了“

    于志宁缓缓地道“殿下,我看蜀王说的是有道理,这次蜀王从塞外归来,威望甚高,殿下理应有所表率,以安群臣之心。”

    虞世南点点头,道“我与于公之意相同。”

    李承乾思索了一下,点头道,“既然是如此的话,明日父亲在太极殿讨论此事之时,我会按照两位老师的话去做也是了。”

    两人走出了东宫之,看着东宫之依旧是灯火辉煌,笑声不断,虞世南瞥了一眼于志宁道“在内而死,在外而生,这个蜀王还真是有几分心计”

    “恐怕是不止如此吧,若是羽翼丰满之时,是高飞之日,看日后太子还能能如何约束与他。是长孙公现在怕也是心有顾忌吧。”于志宁道。

    “自然有人操心,反正都是陛下的儿子,有人不这样想,那也与你我无关,家的小妾,恐怕是等急了,我可是不陪你在这里吃秋风了。”虞世南自己马车,消失在夜色之。

    “是磨刀石还是浑金璞玉,殿下,你自己要做好。”于志宁在心想着,看了一眼车夫,道“慢些赶车,老夫也有一些疲倦了。”

    李恪回到自己的住处,简单的休息一下,让小贤子退下,自己的头还是有些微疼,揉揉脑袋,叹息了一声,道“都是老狐狸啊,所说的忠臣,都是人写出来的啊。”

    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站在大殿之,李恪看着唐俭和牛进达站在丹墀之,正在和李世民回报着这三个月以来的事情,遇到军事的事情,有牛进达来说,和各州官吏交涉之事,在突厥的事物,都由唐俭来说,下面政事堂的大臣脸神色不定,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路之居然是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李承乾在一边瞟了李恪几眼,低下头来,也不知道在那边想着什么。

    李世民仔细倾听,一边在地图之做起了标记,等待两人说完之后,看着在那边恭敬地站在那边的沈清平,笑道“前几日我已经看过你,你也不必拘束了,沈卿,回到我大唐之,你既然是代表着汉人来的,有何打算你可对朕和诸位相公说个清楚。”

    沈清平本来是隋炀帝身边的侍卫,也并非是没有见过世面之人,前一步躬身道“臣沈清平拜见陛下,陛下万岁。”

    “沈卿不必多礼”李世民心很是受用,这些汉人既然是回到大唐之,最重要的是对于大唐的忠诚。

    “多谢陛下,既然陛下让臣之言,那么臣不恭了。”沈清平面色肃然,道“天下分崩,黎民涂炭,边远之民,流落突厥之,在异族之,颠沛流离,蒙陛下仁慈,得以回归故土,不敢多有要求,但求有几亩薄田,愿为大唐出力,以报陛下仁德之心。”

    大殿之一片安静,李承乾在心想着,果然是如李恪所言,这些汉人最重要的是安置他们,一旦是安置他们是要触动许多大家族的利益,都收入囊的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又有几个人愿意拿出来。

    李世民听见沈清平这样一说,也点点头,道“沈卿所言极是,既然是你们回到大唐之,我自然是把你们看做是大唐的子民,我大唐的子民都可以分到永业田,你们也不会例外。”

    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一眼,道“这些人流落多年,你们看理应是如何安置才是“

    杜如晦正在生病,缺少的位置已经由长孙无忌暂时来顶替,李恪看了政事堂的众人,高士廉和长孙无忌是甥舅关系,王希是江南士族的代表,房玄龄是山东士族的,这些都是土地肥沃之处,看他们要专门处置。

    温彦博是刚刚任命不久的书令,站起身道“陛下,大唐元气尚未恢复,这些族人的回归,恰好是可以恢复我大唐的实力,天下十年战乱,十室九空,荒芜的土地甚多,可以按照我大唐的均田令给他们分下土地。“

    温彦博本人曾经被突厥人扣押过,在内心深处,对于这些流落在外的族人是十分的同情。

    “温大夫说的是简单,他们流落多年,为我大唐并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再说我大唐四海之,还哪里有什么闲置的土地。“长孙无忌站起身道。

    长孙家也是关陇世家,占据了在渭水的大片土地,这都是无主的土地,若是给这些人分地的话,肯定是从这些世家的口夺食,这怎么可以容忍,若是如此的话,自己也不能独善其身

    李承乾本来是想说什么,但是听见长孙无忌这样说来,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还是没有说什么、话。

    “长孙尚书的话,可谓是谬也若是不分田的话,那么这些人又如何安下心来,如何为大唐效力,他们回归故土,是寻求安身立命,我大唐若是不能给他们,还让他们回来为何”王珪站起来道。老头说起话来,目光像刀子一样,丝毫不理会长孙无忌难看的眼色。

    “王相的话,我并不认同,天下士农工商哪一个不是可以养家糊口,岂能与民争利”高士廉也毫不示弱。

    沈清平脸色难看,没有料到,自己回来之时的一腔热血竟然是这样的下场,突然觉得这一路走来,死了这么多的兄弟,到底是值不值

    李世民看着下面的人分作了两派,心哼了一声,他自然是知道,关和原一带,都是这些世家所把持着,也是战乱最严重的地区,而江南一带自从被隋朝统一之后,许多的田地都被直接分作了农人,江南士族的大量财富都是以山河为主,而关陇和原一带在大量人口死亡之后,将无主的土地都直接吞并,说道底,是动了谁的菜而已

    看着在那边沉默的李承乾和李恪,道“太子,有何意见,可以说出来给大家一个参考也是了”

    听见李世民点自己的名字,李承乾向着面看了一眼,禁不住的为难起来,他自然是知道这里面的深浅,在众人的目光之,站起身来,道“父亲,孩儿觉得诸位大臣的话都有道理,安置这些族人,也是要量力而行。”

    李承乾说完,看看周围人的脸色,这等于是什么也没有说一样。

    李世民的目光在李承乾的脸停留了片刻,点点头,转向了李恪,道“三郎,你怎么看,你可不要给我一个说不清的话语“

    李恪站起身来,看着殿的大臣,指着沈清平道“父亲,你看这沈校尉的衣服还是为了觐见您,特意借的,像他这样的人还是族人还是较好的。”

    李世民的脸微微动容,李恪完全是没有给沈清平留下颜面,沈清平躬身道;“殿下怜悯我们,连是自己的东西也分给了我们。”

    李恪脸露出了怜惜之色,道;“父亲若是看到了那些汉子,恐怕是不止如此,尽管是是如此,听见是父亲的仁德,一路之,死了多少人,才将他们带回来,若是真的连普通唐人的待遇也没有的话,让那些还有流落在突厥的汉人如何看待我们”

    “殿下的意思,是要分给他们土地了”长孙无忌在一旁冷着脸道。

    “正是如此,前朝尚且能均田,我大唐不能吗”李恪话锋一转,道“他们在离开大唐之前,还有土地吧,这些土地难道还能给了别人不成”

    “殿下所言不对,他们抛弃田地逃亡,土地荒芜,有人将他们的土地开荒,加以经营,费了了多少苦心,怎么可以这样的给他们”高士廉道。

    “这些土地本来是他们的,是前朝分给他们的,有人侵占,我大唐承认过吗,既然是如此,占了别人的东西,难道是还要怪别人要吗李恪话语犀利,毫不留情。

    “你,你一个黄口小儿,又知道什么“长孙无忌在也忍受不住,怒喝道。

    “黄口小儿尚且知之,诸公难道不知道吗不过是一颗私心而已。”李恪的话犹如是在一记重锤击打在众人的心,事实是如此,但是谁也不想说出来,但是让李恪如今说出来,情况不在一样了。

    李恪心也是郁闷,自己有什么办法,想走关陇世家的道路,对于自己是不可能的事情,有长孙家的高家的势力在,自己是永远不可能得到他们的青睐和支持。

    长孙无忌脸色铁青,心大怒,即使李世民对于他也是十分的倚重,今日李恪公开在众人面前开始要求将这些土地还给这些来自草原的汉人,他如何不愤怒,但是看了一眼大殿之的众人,哪一个不是老奸巨猾之人,反而安静下来,道“蜀王殿下说的极是,将此事做成,殿下的声誉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了。”

    那长孙无忌这样的一说,李恪这么做,分明是为了拉拢人心罢了,反正也没有触动李恪自己的利益。

    “舅父的话,让我汗颜,此事是父亲让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照舅父这样说来,凡是赞成分给流民土地的,都是收买人心了,那所有的人倒不如都去搜刮百姓好了,这样没有这个嫌疑了。”李恪面对着长孙无忌,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在众人的面前,这个是是非的问题,不是可以退让的。

    沈清平在一旁看着大殿之的唇枪舌剑,神色复杂的看了李恪一眼,他现在已经明白了李恪的尴尬地位,只是她现在是什么也不能说,只能在一旁看着决定他们命运人的举动。

    “好了,都不用争辩了,我不是说了吗,言者无罪,恪儿也只是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而已,德明,不要在为难他了。”李世民开口道。

    李恪心一凛,这个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心果然是地位非同一般,看来这些人想要从这些世家的手获得良田,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陛下,我们让他们回来,若是不能好好的安置他们,那么不如不让他们回来,原十室九空,纵然是占据了这些土地,无人耕种又有什么用,譬如宝石,埋在土,遮掩光芒而已,况且传扬出去,怕是无人再愿意会来。”是王珪站起来道。

    李世民在说话,反而是看了一眼下面的沈清平,沈清平眸光迥然,神色坚定。李世民沉默了半晌道“大唐的均田令是对于大唐的百姓是平等的,凡是归来之人,都可以分得土地,官宦之人,吃了自己的勋田和爵位的收入之外,其余的土地没有证明是合法来源的,不许全部的分给这些归来之人,照做是一个规矩吧。”

    长孙无忌还是想说什么,李世民看了他一眼,直接命令道“门下省的书令和尚书省的仆射商议一下,妥善安置他们,有推脱之人,直接令刑部与大理寺处置,并着吏部对于起位置调整。”

    看来是李世民也意识到了,在世家和百姓群臣之间,要做一个平衡了,现在不是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事事都需要妥协,以换取世家的支持,现在是如果世家开始威胁了李世民的统治,他也要警告一下。

    廷议之后,众人开始各自散去,李恪和唐俭两个走在后面,李恪虽然是不知道唐俭是如何对李世民回报的,但是从今日来看,唐俭的话,应该是对于李世民今日的表态,起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殿下不必多虑,说到底,是这些看着我们立功眼红,但是圣人是何等人物,怎么会被他们蒙蔽呢”唐俭话掩饰不住自己的得意。

    “唐公,剩下的事情,还要唐公多费心才是,过了几日,我要离开长安了。”

    “殿下是何意呢,还没有休整好,又要去边塞吗”唐俭问道。

    “嗯,我听说,突厥人在甘州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跑到了张公瑾将军那里,没有想到张公瑾将军主动出击,将他们打败,现在运往灵州和云州的粮草已经是具备,对于突厥难免一战,我不能错过。”李恪看着唐俭淡淡的道。

    “看不出,殿下还真是喜欢这种日子,我老头是骨头禁不起折腾了,在家等着殿下的好消息了。”唐俭还是那副不露声色的样子。

    “我还是喜欢和唐公在一起,有唐公在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是千军万马,我们也毫不畏惧”李恪不失时机的恭维了一句。

    “哈哈哈,殿下阵势怕我闲着啊,好了老夫不能为殿下饯行了,要是有机会,再去见识一下这塞外的风光。”唐俭一拱手,自己先离开了。

    老狐狸,说起话来,滴水不漏,在他的口是别妄想掏出什么话来。李恪也不多言,开始来到左卫军营之,找到孙贰朗等人,询问了回到大唐之后的情况,自己也放下心来,回来的左卫将士死亡了大概是三分之一,李世民已经着兵部和户部对这些军士加以抚恤,同时活着的将士,功勋为三转,所有的人都为之欢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