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二百一十七章 祭祖

第二百一十七章 祭祖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李承乾和李恪在这边迎接凯旋归来的大军进城不久,明德门又恢复了平静。

    一个时辰之后,一队浩大的商队出现在明德门这边,滚动的车流,在长安城头的唐军也为之惊讶,足足有二百多辆的队伍,不用说是车的货物,是这些拉车的马都是在大唐难得一见的突厥良马。

    马匹身体颀长,脖颈高高的扬起,结实匀称,马蹄踏动着大地,劲头十足,即使是长途跋涉,还保持着充沛的体力,在驾车人的驾驭着,小跑着向着长安城门而来。

    把守城门的是左骁卫,一名旅帅看见这些商队的阵势,亲自走下了城楼,一边仔细的盘查着,一边抚摸了一下一匹突厥战马的长毛,道“你们是从草原来的这些马可是不错”

    一名大汉站了出来,笑道“这位军爷,我们是从马邑来的,这不是我们大唐打了胜仗,这些突厥人也将他们的战马卖给了我们,若是在平时的时候,他们将这些战马都看做命根子,又怎么舍得卖给我们呢”

    旅帅笑了,听见对于大唐军队的夸奖,他的脸也有光,道“你们这些商人,无论是打仗,还是在平时的时候,都能见缝插针的赚钱,我们算是累死累活,还赶不你们一天的收成。”

    大汉笑而不语,将路引呈了去,旅帅看见了路引,沉吟了片刻,一拱手,道“没有问题,你们进城好了。”

    大喊招呼了一声,这些兵士看着这些马队足足半个时辰才进入城门之,这位爷是时候变得如此的仁慈了,若是在往常的时候,岂不是要好好的挣一笔,正在怪的时候,那名旅帅哼了一声,道“你们这帮混球,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老子是吃肉也会给你们一点汤喝。但是你们知道这些马队是从哪里来的”

    还没有等这些人反应过来,旅帅道“是从云州来的呵呵,可不是我们可以动的了的。”

    “旅帅,是云州来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次是高昌来的,还不是乖乖地给你送了东西吗”一名军士不服气的道。

    “啪~”的一声,一记耳光打在了他的脸。

    ”我呸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对老子指手画脚的云州是什么地方是我大唐对突厥作战的物资囤积所在,即使平常的商户他也进不去。这些人一定是前方的大将运往京城的战利品,我一个小小的旅帅,也算是老子拿脑袋换来的,你他娘的是怀什么心思老子今日要了东西,明天老子有一个勒索的名头,将老子的官职革掉”

    看了那个兵士一眼,大步向着城门而去,心十分的好哪一家大将有如此的手笔、这么多的东西得多少钱呢

    来的人正是杜葳蕤,那个大汉正是昔日在他父亲身边的侍卫常振远,看见凭借着李恪昔日在云州开出的路引,轻松的进入了长安城之,杜葳蕤心感慨,只是一个小小的路引,这些人都是十分的精明,杜家商队的人已录用之没有收到刁难,一路轻松的来到了长安。

    她离开长安城也有五年的时间了,那一夜天色漆黑,常振远等人将她在杜府抢夺出来,带着一部分钱财,逃出了长安城,这几年,在江湖奔走了这么多年,无时不刻不已为父亲报仇为念。但是越是奔走,是感受大唐力量的强大,突厥也被打败了,让她看不见报仇的希望,是囚禁在京城的母亲和哥哥。

    常振远停在那里,道“少主人,我们去哪里落脚”

    杜葳蕤笑了一下,她回到长安,按照李恪和她的约定,本来是要低调的,不要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但是杜伏威的女儿其实那种委曲求全之人。

    “在朱雀巷买的宅子已经安置好了吗”杜葳蕤问了一声。

    “少主人,我们还是换个地方,那里靠近权贵之处,我看,还是要小心一些才是”

    常振远还没有说完,已经被杜葳蕤打断,道“去那里”

    常振远不敢在说什么,在一个月之前,杜葳蕤派人,在朱雀大街的兴化坊买下了一个前朝大臣的宅子,足足花了三千贯之多,而且是距离李孝恭住的地方不远。

    车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兴化坊,这里可以说是大臣富豪聚集之地,能在这里居住的人,可以说是长安城的富贵之人,突然之间来了这么多的邻居,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这些车队来道了这里,一部分开始将一些生活的物品搬了下去,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带着大批的人马向着西市而去,在西市关门之前,在西市租下地方,寄放好这些东西,免得时间久了,受到武侯的盘查,两个时辰之后,这个在兴化坊的新主人,才算是恢复了平静。

    这个新的主人,给这些居民的震撼是强有力的,不用说,一掷千金的大手笔,是说这么大的马队,那些彪悍的战马,也是没有几个人能看见过。

    说不定是所说的西域大豪呢

    正当这些人对于这家新主人好的时候,新主人已经在门额挂出了门匾杜府。

    原来是杜家。

    许多都开始好起来,难道是当朝的宰相的杜如晦在这里新买的宅子,但是很快被否定了,杜如晦已经患病几个月来,家里人哪里有心思在这里买宅子,况且是这个价格,算是以杜如晦的俸禄,也是难以承受的。

    长安城的人,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很快的有人在这里吗,买新宅子的事情,被忘记了在脑后了,长安城是是地方啊,这可是龙盘虎踞之地,呵呵,谁有能力,在这里能搅起多大的风浪。

    他们这次看走眼了,这些人是来搅混水的。

    距离着杜葳蕤的李孝恭自然是也不知晓此事,他现在是礼部尚书,这些各个部落的酋长都是在他的意义安排之下,在鸿胪寺的帮助之下,正在一一安置好。

    擦了一下脸的汗,李孝恭看着在那边过去的李道宗心是十分的羡慕,李道宗和;李世民的关系可不是他能的,李道宗和李世民的麾下多年,是李世民昔日在灵州的盟友,而他是李渊用来牵制李世民的工具,现在李世民当了皇帝,李道宗做了刑部尚书,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去建功立业,而他已经在京城养了起来。

    这不是李世民在猜忌他,是一个信号,谁是功臣,若是真的重用了他,许多昔日的大臣会有意见的。

    今天还不算是做劳累的,三天之后的庆祝庆典才是最累的,李绩和李道宗的归来,意味着,李世民谋划了四年,用半年的时间作战取得的成果要昭告天下,给自己赢得一个大大的威名了。

    李恪和李承乾将这些人呢送到了太极殿之,和李承乾告辞之后,要回到自己的宫,来到玄武门的地方,看见孙贰朗已经在那里等待着自己。

    孙贰朗看见了李恪急忙走前去,向着李恪道“殿下,那个,那个,杜家的人已经来了。”

    李恪心吃惊,杜葳蕤来的如此急迫,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道“什么时候来的,现在在哪里”

    孙贰朗看着李恪才道“他在大军的后面进城的,现在住的对方吗,在河间郡王的旁边。”

    李恪哑然,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杜葳蕤的心,一直将李孝恭看做了将他的父亲推向最后一道防线的人,其实李恪自己心都清楚,杜伏威是必须要死的,大唐不需要一个精神领袖,尤其是一个十几万大军的军事领袖。

    但是杜伏威死之后,是李孝恭的书,给杜伏威盖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让杜家陷入了困境,连杜家的家人都被囚禁在大理寺之,这点李孝恭是逃不掉的。

    李恪看着孙贰朗,孙贰朗还在等候着李恪的话,李恪摇摇头,道“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说其他的已经没有用了,你告诉她既然是搬搬到了那里,不要招惹河间郡王,这几日也不要焦急吗,大唐的庆祝盛典不会容忍任何的理由,让她在容忍几日,我自然是会给她一个交待”

    孙贰朗答应了一声,自己离开了玄武门,去自己的地方交待常振远去了,常振远找他的时候,也希望让李恪给他们拿一个主意。

    孙贰朗当然是不敢做主,也只好在这里等待着李恪的到来,看见了李恪给了主意,心也放下心来。

    真的是不愧是一代枭雄的女儿啊,做起事情,自己想象的要果决,转眼之间也为之释然了,越是靠近李孝恭,是越安全啊。

    谁都是知道,要是杜葳蕤万一是出来什么事情,第一个被怀疑的人,一定是李孝恭。也不知道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李孝恭要是知道自己的身边住了了这样的人,心说不定会如何的火呢

    一不提这些,当务之极,还是要做好三日之后的庆祝大典才是。

    自己受到了礼部的叮嘱,这三日是要斋戒的,在宫要沐浴焚香,以表示虔诚,安静在自己住的地方,如果是已经结婚的话,还不能够亲近,以表示自己的虔诚之意。

    在一点,李恪可是不敢马虎,算是他有一个穿越而来的灵魂,但是很多事情,用科学也是没有办法解释的,何况,祭祀庆典是整个大唐朝廷的重要事情,他不过那怠慢。

    李恪和许多的皇族,在自己的府整整三日的斋戒沐浴,李恪反而在三天之后,感觉自己的精神恢复了很多,第三日,刚刚是四更的时候,已经起来了,这一天的重要性不亚于是元日的祭天。

    今日身着的是正装,是冕服,小萝莉小心地将冕冠,延,旒,帽,卷,玉笄,武,缨,充耳,天河带,衣裳,交领右衽,袖袂,大带,革带,蔽膝,纹章,赤舄一一扎好,这是在态度对于祭祀的尊敬。

    穿戴整齐之后,李恪面对了小贤举起的铜镜,仔细看了一下自己身着冕服的自己,长袍宽袖,富丽堂皇,正是有几份是士大夫儒雅庄严的气度,又不失亲王的雍容华贵,。

    无怪乎历代皇帝可以是把军事的大权放出去,但是一定要把祭祀的大权抓在手,是当年的刘禅也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

    只有祭祀的时候,这种庄严的仪式,才能体现出来君臣之间的界限是不容践踏的,在心灵最安静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保持着对于君权的畏惧和尊重。

    当然炸不是祭天的时候,是举行的祭祖的仪式,向祖先报告厚底啊子孙的丰功伟绩,祈求祖先的庇佑,以表示,对于祖先庇佑的感激。

    来到五午门的时候,天气带着几分料峭,刚刚下了车,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向着四周看看李承乾早已经到到来,看见了李恪也只是微微的点头。

    不过多时之后,一些皇族也到来了,后面依次是朝的大臣,尤其是参与了定襄会战一直到铁州会战的大将都参与其,尤其是李道宗,站在了最前面,让其他的皇族都羡慕不已,李孝恭看着李道宗风光的样子,心更是苦涩,轮到领兵打仗的才华,他自认为只在李道宗之,不会在李道宗之下,但是李道宗今日建立功业,可以说是即使日后提起的时候,也要说起他,深入大漠千里之外,擒拿颉利的功劳,而他呢,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开始做起了大儒的事情。

    在李道宗后面的是李靖李绩柴绍程咬金秦琼等人。

    李恪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赫然是苏定方,虽然是身着冕服,但是穿在了他的身,看起来,苏定方也是有一些不习惯,站立在那边,一副不习惯的样子。

    李恪笑了一下,这个也难怪,若是日后以苏定方的才能和功绩,不要说是陪祭太庙,是日后配享武庙都是可能的。

    五更时候,李世民出现了,一身帝王的冕服,按照标准的周礼制作,面色严肃,随着太常寺卿的长声呐喊,大唐浩大的祭祀典礼开始了。

    宰相王珪诵读了祭祀的章,主要是称颂李家先祖的功业,接着是李世民攻打突厥,开疆辟土的功业,念完之后,将祭烧掉。

    李世民首先是盥洗,将手的圭插在大带,洗手擦手,接着一系列的程序,才开始了初献,向祖先敬酒。

    在李世民初献之后,众人的目光没有丝毫的松懈,接着是亚献了,这同样是重头戏,亚献才是帝国未来的执掌者。

    太常寺卿来到了李承乾的面前,众人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李承乾不敢怠慢,尽管是昨天他已经看了很多遍,但是这可是大事,不能怠慢,按照昨天所看的内容,也是如同李世民一般按照将圭插在大带洗手,擦手,又是一系列的程序,敬酒。

    长孙无忌看着李恪,这终献才是他关心的内容,无论是李恪立下了什么样的大功,都不会是李恪是亚献,但是这终献吗,始终是长孙无忌心的一处心病。

    李恪在这一年,可是做了不少的事情,虽然是很多世家的子弟在这个时候已经出头露面开始崭露头角,但是李恪的崛起不是长孙无忌想要看到的,李恪越是优秀,是越是长孙无忌心的心病。

    太常寺卿环视了一周,终于缓步来到了李道宗的面前,大喊着李道宗的名字,李道宗压抑着心的喜意,这可是终献啊,是何等的荣耀的,下意识的看了李恪一眼,看见李恪神色不变,看着他微微的点头,将头转过来,按照祭祀的程序一步步的走下去,在恢弘的乐曲,每一步都充满着荣耀。

    他不用看,也能感受到后面的无数的羡慕和妒忌的目光,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陛下对他的认可。

    等到程序下来之后,已经是晌午十分了。祭祖大典才散去了,站立了三个多时辰,纵然是李恪在军摸爬滚打了一年的时间,但是也是有一股承受不住的感觉。

    正在这时,突然听见了后面“扑通”的一声,李恪转过头来,原来是越王李泰站立的时间过长,本来他是较的沉重,这么长的时间,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折磨了,坚持不住,竟然是倒在了地。

    李世民看见了李泰倒在了地,心大惊,对于他来说,李泰采出众,他对于李泰也是十分的宠爱,大喊了一声“青雀,你怎么了”

    李泰后面的李恪一步箭步跃了去,一把抓住了李泰的腰带,将李恪扶了起来,李泰脸色苍白,看着李恪说不出话来,李恪掐着李泰的人,狠狠的按了几下,李恪才缓过气来,大喊了一声,才喘着几口粗气。

    看着李恪的目光不知道说什么,李恪看着李泰,低声,道“日后再有这样的场合,是多多注意,不要硬撑也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