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罗是大唐的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罗是大唐的 ...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殿下是不是太武断了,以倭国区区小国,又如何对于整个朝鲜有这么大的野心,要是新罗国不去攻打他,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设法断绝新罗的念头,让新罗和高句丽内斗才是长策!”

    说话的是长孙无忌,他看见李恪提出接纳新罗,抗拒高句丽一事,心自然是十分地抵触。敬请记住我们的址小說:Ыqi.me。

    果然是向亲不向理,李恪在心叨咕着,由笑着看着长孙无忌一眼,他记得谁说过,征服敌人最好的办法不是谩骂,而是将球踢进他的球门。

    “舅父,倭国虽小,但是倭国之人和新罗起来,他们的战斗力绝对不在三国联合之下,是连百济国的国王,也是将他的王子为质子,可以看出,倭国对于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舅父在长安也可以看看,在长安国有多少在大唐学习的学生,这都是倭国的圣德太子大隋开始派来的,可以说是倭国人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要是我有机会的话,我宁愿是先跨海灭掉倭国,然后在灭掉高句丽,倭国乃是我大唐崛起的重要对手,不打败倭国人,不能是万国来朝!”

    朝堂都一下子热闹起来,李恪的话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了,连是当年的隋炀帝因为高句丽的强大而坐卧不安,三次发兵攻打高丽,但是李恪以为高句丽给大唐带来的威胁远远的不如高句丽。

    “陛下,我以为殿下所言有理,新罗和倭国的首领同时到来,在朝堂倭国使臣对于新罗使臣一路盯的甚紧,臣以为殿下所言有理。高句丽一直是想统一朝鲜,但是新罗和百济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地位,这样一来,他们需要强大的同盟,我建议还是和新罗结盟,以牵制高句丽的力量。”

    说话的人呢是马周,作为,李世民的监察御史,现在马周的地位也已经是五品御史,有了议事的权利,他出面公开来支持李恪,让长孙无忌不禁看了他一眼。

    果然是李恪当年推荐的人,靠不住!

    马周对于李世民的影响力可是不小的在李世民的身边,可以说是李世民的参谋,他和李世民虽然是多年兄弟,但是随着地位越来越高,和李世民的接触时间反而是不如马周。

    “陛下,高句丽十分强大,是昔隋炀帝三次东征都失败了,可以说是大隋亡于政府高句丽,陛下,不可轻易和新罗为盟,尤其是大唐现在最关键多的问题是要将西突厥和吐蕃的问题处置好!”

    “舅父,你怎么能将我父亲作隋炀帝,隋炀帝是何等人也,横征暴敛,为人残暴,有勇无谋之人,我父亲是何等人也,这大唐江可以说都是我父亲打下来的,孤身会颉利,三千破突厥,是千古未有之大帝也,舅父切不可说此无君无父之言!”

    李恪看出来,驳斥着长孙无忌,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让长孙无忌一脸尴尬的看着李恪想说什么去发现自己说不出什么。

    李世民最想做的是圣人贤君,他最想做的是,圣人贤君,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来得不正,听了李恪的话脸色阴沉下来,看了那边的长孙无忌一眼,长孙无忌看见了李世民的颜色,自然是知道李世民心不悦,在心里将李恪恨透了,恨不得将李恪一顿痛打,但是自李世民的面前,偏偏是发不出火来。怒道“你胡说八道,我只是劝谏陛下,又不是将陛下和隋炀帝那个昏君相,陛下是心胸开阔的圣主,自然是能容纳下臣子的不逊之言。”

    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的着急样子,心的怒气渐渐的舒缓下来,长孙无忌跟随他多年,不要说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了,是在自己身边也是出生入死之人,看了李恪一眼的,道“恪儿,这只是你舅父的一时口误而已,并非是你舅父的本意,你也不要在在意才是,关于新罗之事你接着说,还有什么要紧的消息。”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果然是铁哥们啊,李恪在心慨叹了一声,道“新罗是有一个重要的消息,这是他们着急和我大唐着急结盟的原因!”

    李世民听见大喜,李恪能打听到的消息,肯定是对大唐有利的,道“有什么消息,恪儿你快快说来。”

    “父亲,新罗的国王真平王已经重病,眼见熬不过去,围绕着王位必然是一番争斗,这算不算是一个大消息。”

    李世民和在座大臣听见看了这个消息,都震惊在那里,李世民更是激动的站立起来,道“好,恪儿你说说看,你是如何知道这个消息的?”

    李恪将自己和金胜曼在望江楼的谈话都说了出来,众人听着这些话,都看着李恪,金胜曼还真是大胆,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李恪。

    “房卿,你看吴王得到的消息是真是假?”

    李世民在这方面对于房玄龄是最信任的了,也想听听听房玄龄的意见。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道“臣以为殿下得到的消息应该是真的。”

    “你怎么知道吴王的消息是真的,金德曼也是新罗人,怎么知道不是假消息的。”李世民问道

    “陛下,很简单,真平王已经是八十岁大人了,操心国事,臣以为算是普通之人,已经算是长寿之人了,他还能坚持多久的时间,要不是时机危机,也绝对不是自愿委身为大唐的属国,新罗和大唐隔着茫茫大海,算是成为大唐的属国,对于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还可以让大唐分担高句丽和倭国的压力,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众人都点点头,看来新罗的新旧势力围绕着国王的设立要开始一番争斗了,当务之急是,大唐到底是要不要涉及进去。

    李世民看着众人一眼,这这是大问题,要是扶持的人,能取得王位好,要是去不得王位的话,和大唐的关系反而是弱化了,不得不好好的掂量一下。

    “臣以为,我大唐不但是要介入,而且是要大大方方的介入,让他们都知道我大唐对于整个朝鲜的影响,我大唐一定是朝鲜的共主,而且新罗也需要大唐的帮助,才能在朝鲜立足,只要是时机成熟,在新罗的帮助先,我们才能真正的将大唐的势力影响整个朝鲜,完成大隋所没有完成的事情!”

    李世民心激动,高士廉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其实隋炀帝也是一代雄主,无论是平定江南,收复漠北,沟通运河,都是前人未有之伟业。自己要是真的在高句丽一事超越他,才真的是一代雄主。

    站立起来,一拍案子,道“好,侍之言,正和朕意,朕已经决定,稳定新罗的局势,来人将新罗的使臣请进大殿来。”

    停顿了一下,道“既然是要朕来做新罗的共主,那么要宣告天下,倭国使臣也请进来!”

    小黄门得到了李世民的旨意,马去鸿胪寺创传旨去了,李世民看李恪一眼,道“恪儿,你在扬州所做的事情,我都知道了,朕很为你高兴,以前还是在朕身边要我抱的小子,现在都能帮他爹做事了,好,朕现在没有什么可赏你的,这是你应该做的,你身为吴王,是朕的儿子,要起别人来,为朕来承担更多的重担!”

    李恪点点头,李世民看来话里有话,看啦对于在江南排挤高甑生的事情是默认了,只要是你小子真的是能将江南稳定下来,随你折腾了。

    李恪走进了李承乾,低声道“大哥,我们是好久没有见了,小弟这次从江南给你带来了很多扬州特产,晚给大哥送去。

    李承乾看着李恪,现在对于李恪的情感是十分复杂。一方面李恪在心还是有他这个大哥,但是另外一方面最近的李恪可以说是十分的高调,在短短的时间,在江南大有作为,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谁希望自己的身边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弟弟呢,尤其是这个弟弟还是能力卓越之人。

    脸色如常,笑道“三弟,你心有我,哥哥心高兴了,说真的,看你在江南来回的奔波,哥哥心真的是十分担心,哥哥还想让父亲将你调回朝呢,也免得哥哥在朝每日的为你担心!”

    李恪怎么看不出李承乾对自己的忌惮,也笑道“大哥所言极是,我是觉得在江南的生活实在是太安逸了,我也真的是想过那种风霜雪雨的日子,看大漠狂风卷起,看绿绿野无边,纵马直奔的日子,我看最适合我的地方是河西陇右了,等到江南的局势真的稳定了,我去那里,也算是替大哥你好好的打下那边的地盘!”

    李承乾心转过了几个念头,看着李恪已经是变得漆黑的面孔,不清楚列克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也只能是点点头,道“好,要是如此的话,我要靠兄弟你建立大唐的西域都护府一样的伟业了!”

    两人正在谈着话,有小黄门在外边喊着“新罗使者觐见!倭国使者觐见!”

    一刻钟之后,看见四个人从大殿之外走了进来,李恪之前并没有看见过倭国人,只是听王果等人谈起,但是看见前面的两个人,是两个自己没有见过的男子,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身穿的也是来自大唐的朝服,想必是之前的服装过于难看,连是鸿胪寺的官员也看不下去了,,在看他们的发饰,像是自己后世所描绘的倭国人的发饰一样,只是简单的在头家扎了一个发髻,在简单的用头发盘起来。

    两个人后面跟随着的是新罗的使者。他们穿所穿的服侍也是汉氏的服侍,连是他们发饰也是如同汉家男女的发饰是一样的,金庾信的头发简单用簪子束起,其余较长的部分,都是拖在后面,后卖弄的金胜曼更是梳了了一个双环髻,刘海覆额,倒是有几份可爱的地方。

    金庾信和金胜曼看见了那边的李恪,都露出了惊讶的样子,马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要第二次会见他们的原因,都在那里好的看着李世民。

    “参见大唐皇帝,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人前拜见了李世民,按照大唐的规矩,只需要躬身行礼,可以了。

    犬御田锹前一步道“陛下,臣等已经回到了驿馆,不知道陛下召见外臣等,有何见教?”

    犬御田锹的汉语竟然是说的十分流利,这让李恪十分的惊讶,看来是倭人现在受大唐的影响很深了,他哪里知道是在倭国,所用的字都是汉字,既然是派两人来出使大唐,当然是要派遣熟知汉语之人了。

    李世民摆摆手,道“你们向我大唐递交了国书,等你们走之后,朕才想起来,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千年以来,一直是我原的属国,前年三国之间发生争端,朕也曾经派过使臣去三国只加你调节,三国都表示是我大唐的属国,但是三国之,以新罗对于朕的心意最足,朕已经决定要派使臣去新罗,敕封新罗国王,赐下金印,也请你们倭国使臣坐下一个见证!”

    犬御田锹和药师惠日听见了李世民的话,都呆在了那里,他们之所以来到大唐,最关键是要看看大唐的势力,这几日他们已经会见了在大唐的倭国人,知道现在大唐的兴盛是他们所不敢仰望的,但是另外一点即使要制止新罗人接受大唐的敕封,在回去路还在威胁着金庾和金胜曼两人,但是没有想到他们的屁股还木没有坐稳,李世民将他们从鸿胪寺叫来,原来竟然是这件事情。

    “陛下,原和朝鲜已经是多久没有属国的联系了,而三国之间发生战乱,原那是尚且自救不暇,是我倭国稳定三国,我倭国理应代替原成为三国的宗主国,请殿下三思,我倭国经营多年,陛下以仁义之邦,难道要做此不仁不义之事吗?”

    “大胆倭奴,竟敢如此说话!”一个人站立出来,花白的头发仿佛是根根树立起来,指着犬御田锹和药师惠日,声音也仿佛是金鼓齐鸣一般,“朝鲜乃是我汉家衣裳,从箕子建立国家开始,朝鲜是我原的一部分,虽然是远在塞外之,但是都是以臣属而自居,我汉家政权也是屡屡在朝鲜加以接纳和安抚,此乃我汉家血脉之后,尔等以蛮夷小国,染指朝鲜之事,是对于我大唐的挑衅,要是在敢与我大唐对抗的话,我大唐一定是讨伐倭国,是尔等亡国之日!”

    王珪言语激烈,神色严厉,再加语气铿然,不要说是别人,是李恪也吓了一跳,往常看见王珪都是一副质彬彬的样子,哪里想到王珪也有这样壮怀激烈的时候,真是书生亦可傲王侯。

    两个倭国使臣显然是被大唐大臣的言语震惊了,在那里沉默了片刻之后,犬御田锹才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虽然是原曾经是新罗的宗主国,但是现在新罗和百济都在我国愿意臣属,这也是他们的意愿!”

    金庾信和金胜曼站出身来,道“我国和倭国之事,本来是互助之事,我国也给了倭国许多的物资加以交换,这本来是没有宗主国之事,至于是质子之事,不过是取信对方的手段而已,要是宗主国的话,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手段呢?”

    李世民站立起来,眉头拧成了一团,缓缓的道“你们都听见了,从大唐建国开始,乃至是前年之前,他们都是华夏之人,与我原乃是一脉相传,骨肉相连,我大唐与朝鲜三国之事,乃是兄弟之争,无关外人之事,回去告诉你们倭国国王,你们倭国也曾经是受过我大汉的分封,算起来也算是原的属国,难道还想和我大唐动手不成!”

    李恪站出身来,缓缓的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犬御田锹和药师惠日看着朝堂的动静,都怔在了那里,没有料到大唐的反应时如此的激烈,两人都彼此看了一眼,在扬州之时,看见了大唐水师的厉害,高大的楼船,还有一丝不苟,训练精良多的士兵,算是要和大唐开战多的话,哪里是大唐的对手,但是又怎么甘心失去对于新罗和百济的影响力,犬御田锹咬着牙道“陛下,我倭国可以不成为朝鲜三国的宗主国,但是要是他们有求救之时,我们倭国也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还没有等别人说话,李恪泠然道“敢涉及三国之间的事物,是和我大唐作对为敌,三国内乱可以,大唐出面解决可以,但是倭国一兵一卒也不准涉入其,如果进入,视为对于大唐的宣战!”

    大殿寂然无声,犬御田锹和药师惠日看着李恪,没有料到这个少年能说出这样恶狠狠的话,这简直是将他们最后一点要在两国之间的争斗获利的希望也断绝了。”

    “敢问,我倭国要是涉入了呢?”犬御田锹还是不肯后退。

    “亡国!绝对没有商量!”又是李恪泠然的声音,犹如寒冰一般的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