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谁在坑老子 二...

第三百五十一章 谁在坑老子 二...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李恪听见李世民居然是让自己出使新罗,不由得将目光看着那边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一眼,沉默不语,最起码是目前来说,他还不愿意去新罗。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渏小說Ыqi.me阅读最新章节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情形是,要从高句丽和百济这边走,谁知道百济和高句丽对于大唐怀着的是什么心思,算起来,高句丽对于大唐也是表面服从的,占据着辽东的大片地盘,他也在料想大唐是没有办法通过契丹和靺鞨的地盘去攻打他们的,自己要是真的去了,算是死在了那里,真以为谁还能为自己出头。

    娘的,这是谁出的主意,居然是让自己去出使,李恪颜色不善,看着李世民期待的样子,道“父亲,江南的水师刚刚见了成效,我担心我一旦出使新罗的话,扬州的局势会没有人主持,还有安抚新罗事关重大,我担心我年少,会让新罗的大臣轻视,会误了大唐的要事。”

    李世民看出来了,李恪在心也是有些不愿意去,看着下面的大臣一眼,笑道“我i说了,要事让吴王是这样的去的话,他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去,好了,你们还是在推荐一个人去,要不也吴王还以为你们是要将他往火坑里推呢?”

    李恪心想着这些人果然都是老狐狸,将自己的心所想的事情,猜的是一清二楚,但是越是如此的话,自己还真的要讨价还价一番,站在那里,还是沉默不语。

    王珪看见李恪推辞了一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在他心李恪原本是是一个很有分寸的人,而且是在军的威望较高,要是由他出使的话,不但是有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让新罗看见大唐对于结盟的诚意,也让高句丽和百济承受巨大的压力,要是派其人去的话,很可能是要有人对于使臣下手,但是李恪去的话,算是高句丽和百济有心要看新罗的笑话,但是有了李恪的保证,还有谁敢贸然下手。

    站出身来道“陛下,臣以为,吴王殿下要是能出使的话,是两全之举,臣知道,吴王殿下是担心在路是有不测之举。但是臣以为高句丽和百济在大唐建国之时,接受了大唐的封号,也算是大唐的属国,算是知道殿下是去新罗安抚的,谁敢向殿下下手,要是敢向殿下下手的话,不要说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是殿下本人的武艺也是一等一的,只要是派遣精兵强将和殿下前往,臣以为,当年李凌以三千敌十万之众,请殿下给殿下派遣大唐最精锐的三千人马,一来是保护殿下的安全,二来也让高句丽和百济看看我大唐的精锐的厉害,让他们再也不敢对我大唐有反叛的念头,请殿下三思!”

    那边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沉默在那里,在李恪看着他们一眼之后,他们知道这是李恪在怀疑是他们向李世民建议是他推荐李恪去新罗出使的,此时,多说不如少说。

    李恪听着王珪的话,沉思了一会,平心而论,算是让自己出使,也算是有情可原,新罗人和倭国人,毕竟是在扬州进入长安的,而且金胜曼像自己透露新罗的情况的,对于自己也是是十分的信任,要是换成其他人去,金胜曼和金庾信还不一定是会信任他们。

    看来这件事情,自己可能是真的不能逃脱了,抬起头来,看见李世民也看着自己,眼是期待的样子,看来今日的事情,算是自己不去的话,也由不得自己了。

    前一步,道“父亲,孩儿愿意作为大唐的使臣去新罗,但是儿臣在去新罗的时候,还有几件事情,纠结在心,请父亲将孩儿的几件事情解决好,让孩儿也好轻装阵,不带一点的负担。”

    李世民看着李恪答应下来,心是一喜,他看出来了,新罗的使臣金胜曼和金庾信对于李恪是十分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也真是要向新罗表达自己的诚意,只要是李恪真的是愿意出面这样是最好的,道“好,既然是恪儿你愿意出使,这是最好的事情,有什么难题你只管提出也是了,朕一定是将你的后顾之忧解决,让你轻松去新罗。”

    李恪心暗道,你怎么不让李承乾或者李泰去呢,心知道,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两人,都不通武艺,又怎么会让他们去呢。

    “父亲,孩儿曾答应段家的女儿段凝梦,和他先将婚事定下来,既然是父亲要我出使,请父亲先替孩儿下聘,让孩儿和段凝梦将婚事定下来。”

    李世民看着李恪,没有料到李恪原来是这件事情,不由得叹息了一声,道“恪儿,你的这件事情,朕是真的想过的,朕其实更像想为你去太原王家或者是清河崔氏的女儿,朕还没和你说,但是没有料到你已经和段家的娘子私定终身,让我的计划也落了空,你可是想好了,你真的要娶段家的女儿为正妻,我可告诉你,王家或者是崔家可是百年世家,底蕴深厚,要是你真的娶了他们的女儿,也是你的福气啊!”

    李恪听见了李世民的话,心是一暖,没有料到李世民在婚事的迟疑,其实是为了给自己娶一个真正的世家,心转过了几个念头,还是摇摇头,道“父亲,孩儿也是不看什么家世,孩儿喜欢的是喜欢的是段家的娘子,至于是什么家世,孩儿是还真的没有想过,孩儿只是想和自己心爱的女子,相守一生,孩儿也心满意足了!”

    李世民看着李恪,还是摇摇头,无奈的看着下面一眼,道“你真的想好了?”

    李恪坚定的点点头,。道“父亲,孩儿已经想好了!绝对不会悔改!”

    “看不出,我这个儿子,倒是一个痴情人,既然是如此的话,朕答应你的要求,请河间郡王亲自去樊国公家里为媒,带我们皇家诚心娶亲的礼物,要是段志玄同意的话,将他女儿的生辰八字拿来,朕也让太史局给他们批批八字。好了传下旨意,让河间郡王明日亲自去段家提亲!”

    李恪听见李世民居然是让李孝恭亲自去提亲,自己是一个皇子,让一个郡王替自己去提亲,是不是有些大题小做呢,还没有等自己在说出什么话来,听见长孙无忌站起身来,道“好,殿下也算是心有所属,臣建议既然是吴王殿下要定亲的话,那么太子殿下是吴王殿下的长兄,未来也请太子殿下为三弟证婚,才可见兄弟之间的情意。”

    长孙无忌这下放下心来,段志玄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武夫而已,而且论起威望来,根本是没有李靖等人的威望,像他这样的国公在,在大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真正担心的是,李恪是和世家结亲,要是李恪真的和世家结亲的话,那么这些世家都有百年的底蕴,门生弟子遍于天下,李恪列克这桩婚事,可以说是一件昏事,还是早点定下来为好。‘

    李世民看着李恪,游戏想起了自己的儿子李承乾,点点头,道“承乾也已经快十七岁了,日后在选太子妃的时候,如同是恪儿一般,还是选平常人家的女子为正妃!”

    李世民的话一说出来,连是长孙无忌的脸色也变了颜色,李世民看来是下来决心了,既然是李恪的正妃不过是一个国公的女儿,那么在这件事情,李承乾也是没有必要要和世家和豪门结亲了。

    李恪听见李恪答应下来,看见李靖站起身来道“陛下,既然是殿下要出使新罗的话,臣建议以在云州的原来陛下的玄甲军作为根底,配齐三千人给殿下,每人都配轻甲,配双马,这样以来,算是殿下在野外遇伏的话,也可以保证与万敌人有一战之力。”

    李世民点点头,道“靖公所言极是,要是靖公不说的话,朕几乎是忘记了,镇守云州的是大将苏定方吧。”

    李靖点点头道;“正是郎将苏定方,此人无论是勇力还是,谋略,未来成都不会在臣之下,臣以为可以让苏定方陪同殿下一起出使新罗。”

    李世民点点头,道“靖公执掌兵部,这件事情,交给侯君集来处置,命他下达调令,命令云州都督郎将苏定方整理军务,在十日之内,将军务交给副手,调集云州精锐,做好和吴王殿下出使新罗的准备!”

    李恪听见苏定方和自己一起出使,看着李靖一眼,李靖现在的身份是右仆射,可以说是权高位重,在军队的威望,可以说是一时无两,只要是苏定方和自己一起出使的话,以苏定方的勇猛和谋略,可以说是这一路有了保障,向着李靖感激的看了一眼,听见李世民道“好了,恪儿,你昨日才回来,朕是这样的将折腾了一回,既然是事情已经定了下来,你先回府去吧,明**去十六卫,去挑选一些人马,十六卫的军兵你可以在挑选出五百人来。”

    这也算是给李恪的一个特殊的照顾了,李恪告辞而去,在看看天色,天空之,已经是繁星满天,连是屋檐的神兽也和夜色融为一体,早有小黄门出来,打着灯笼,走进了李恪,道“殿下,大总管让我送殿下出宫。”

    李恪点点头,道“既然是如此的话,有劳小公公了。”

    步行走过了皇城,过了玄武门。算是出了皇城,又走了半个时辰,才算是走出了宫城,小黄门告而去,李恪带着自己的军士,向着吴王府而来。

    天色一黑,长安城的各坊都已经落下了钥匙,但是李恪手下的这些军士哪里是省油的灯,站在坊门是一顿乱骂,被骂起来的武侯,停说是吴王殿下从宫出来的时候,都乖乖的起来,给李恪将坊门打开,即使这样的话,李恪也是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回到了自己的吴王府。

    看着熟悉的府门的挂着的红色灯笼的时候,李恪才觉得自己长出了一口气,想着政事堂的几位宰相,每日都是这样的早出晚归的,才觉得在扬州的日子还真的神仙一般的日子啊。

    回到自己正堂,看见一个久已不见的陈普正坐在那里,看见李恪回来,站立起来,躬身道“参见殿下,臣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李恪快走了几步,将陈普扶了起来,道“陈普,我不是说了,在家的时候,不必多礼,你我之间不需要这些繁缛节。”

    陈普站起身来,道“殿下,臣听说殿下连夜被陛下传到宫去了?”

    李恪点点头,道“的确如此,是关于新罗的事情。”

    “如果臣没有猜错的话,是要殿下出使新罗吧。”

    “你这么知道?”

    李恪十分的惊,没有料到陈普猜的十分的正确,

    “殿下,要不是时机危机的话,新罗怎么会臣服大唐,要是说到臣服,其实高句丽,距离大唐最近,而且大唐打败突厥人,高句丽还没有臣服,新罗现在臣服,递了国书,这说明新罗的形势十分的危急,能让新罗臣服的,也是只有新罗的国王命不久矣,需要大唐为他们的新国王正名,这样才能稳定下来,这是新罗在借力。”

    看来陈普能将突厥的国力生生的拖垮,果然是眼光犀利,这里只是露出了一点端倪,已经是被陈普猜出了一个把**不离十。

    “是的,陛下让我去出使新罗,而且是要从高句丽公开去新罗人的地盘,这回可真是难了,从高句丽到新罗,没有一个一个月的时间是到不了的!”

    看着李恪一副发愁的样子,陈普摇摇头,笑道“殿下你为什么吧想想,陛下一定是要你从高句丽的地盘走呢,看来是殿下还没有体会陛下的苦心!”

    李恪惊的看着陈普,难道真的是另有隐情,道“请先生指点,我应该如何做?”

    “从大隋攻打高句丽开始,经历了失败,这是这一直是大隋的心痛,但是何尝不是大唐的心痛,死辽东的土地的,都是关的子弟,大唐的很多勋臣的子弟都死在了那片土地,你当着是以为大唐会放弃报仇的机会,大唐之所以还在隐忍,是因为很简单的原因,是大唐还没有将突厥和吐蕃完全的打败,只要是关稳定,无论是突厥还是吐蕃都没有办法造成威胁的时候,剩下的事情,是征战辽东!”

    李恪站立起来看着陈普,陈普说的极是,李世民一直是没有放弃对于辽东的追求,那么自己去新罗究竟是为什么?

    “殿下,你从高句丽的地盘经过百济到达新罗,要在沿途,将高句丽的地形与地势都看清楚,殿下不妨是招揽善于画图之人,将这一路高句丽的地盘都描绘清楚,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之后,殿下,今日之努力,一定会见到成效!”

    李恪站立起来,看着陈普,慨叹了一声,道“要不是先生的指点,我还真的是不知道父亲的苦心,这等之事,自然是密不可言,只可意会,但是经过先生一说,我才知道,凡是要三思而行,体会别人的苦心,请先生教我!”

    “殿下,只要是殿下大张旗鼓,新罗之行不但是有惊无险,而且是可以成为殿下练兵的场所,臣以为,殿下兵分两路,一路以殿下的骑兵为主,从高句丽直至新罗,另外一路殿下请调遣扬州水师,从扬州到达新罗,不但是可以接应殿下,更重要的是开辟海路,垄断从新罗到扬州的生意,这样一来从陆路到海路都被殿下所开辟,殿下新罗之行,是未来十年之后,殿下的最大的依仗之一。”

    李恪看着陈普,低下头来,他已经隐约的明白了陈普的意思,他的身份决定了他想要活下来,是一场赌注。

    李世民不在的那一天,他的危机存在着,无论是杰出还是昏庸,都注定了这种危险。

    站立起来,道“先生,在京城的事物,都要劳烦先生了,杜家每月都会送来一笔钱,是我的份子钱,先生可以自由支配。”

    “殿下放心好了,殿下在挑选人马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挑选那些可以借力的人物,这才是殿下此行的重点,殿下此行,是殿下真正独立带军的开始,殿下最关键的不是独断专行,而是知人善任!”

    李恪点点头,自己虽然是扬州大都督,但是在扬州的之所以能打开局面很大的一方面原因,是因为自己在扬州城充分的放权。

    点点头,道先生放心好了,此行是苏定方和我同行!“

    听见了苏定方,陈普一点点头,道“苏定方用兵深得李靖的真传,动静自如,殿下和他在一起,可以说是占了七分胜算。”

    一个苏定方,当真是有这么大的作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