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四百零七章 出兵争论 三

第四百零七章 出兵争论 三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看见在那边的独孤谋是一脸平淡的样子,李恪走了几步,两人并肩进入了王府。 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从李恪认识独孤谋的那一天开始,独孤谋是一副严谨认真的样子,但是独孤谋的严谨认真是和柴哲威是不一样的柴哲威的严谨还带着一股亲近之意,独孤谋总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李恪知道独孤谋的个性,他是天性使然,并不是自恃才华,而不屑和人交往。

    “听说弟妹身怀六甲,我来和你庆贺一下。”独孤谋将一份礼单交给了李恪,坐在了那里,打量着堂的景致。

    “多谢独孤兄的挂念了,我和独孤兄交往已久,独孤兄还真是客气了。”李恪吩咐人将外面的礼物手下,和独孤谋寒暄道。

    “嗯,殿下其他话,我也不想多说,我听说殿下是准备是招募人手去收复陇右之地,而且是谁出兵出人,谁获得利益。”

    “是的,独孤兄,也是应该知道的,此事已经是和陛下禀告过了,大唐目前还没有能力,和吐蕃,薛延陀,阿史那社尔站开展争斗,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唐的势力在塞北削弱。所以我提出的是由民间出资,去征战此地,除了税收的权利,其他的事情的权利都要交到这些民间人的手。”

    独孤谋沉默了一下,道“其实我是看好殿下的计划的,殿下应该是知道,西域漠北无论是玉石采集,还是三勒浆,更不用说,当年的马援也曾经在漠北开垦荒地,现在关的土地基本都已经被各个世家所占据,想要是打开局面的话,必须是和那些胡人打交道,我独孤家愿意帮助殿下出兵塞北,更要分一杯羹。”

    李恪听见了独孤谋的话,心大喜,他知道独孤谋是独孤家的独苗,想要是在独孤家族占据地位的话,必须是有所成,点点头,道“好,既然是独孤兄有心的话,那么只要是在漠北展开攻势的话,我一定是给独孤兄留下一席之地。只是,独孤兄,你不怕是过于冒险吗”

    独孤谋道“殿下真的是小看我独孤谋了,大丈夫行事犹犹豫豫,退缩不前,还能有什么作为,在说了,要是真的能购得粮草,聚集军士,攻打这些胡人,也不过是摧腐拉朽一样,还有什么艰难的。”

    李恪看见独孤谋在言语之间,根本是不将这些胡人放在眼,拍了一下独孤谋的肩膀,道“好,我知道独孤兄,是一个一等一的汉子,既然是独孤兄有意的话,请独孤兄回去也准备一二,只要是一有消息的话,我马通知独孤兄。”

    接连是几天的时间内,虽然是在政事堂还没有什么消息传来,但是更多的人开始向着李恪这边走动,虽然是在言语之间,并没有像独孤谋那样说的明显,但是更多的人,马意识道,这是一个机会,是各个世家,趁着这个机会可以扩充实力的机会。

    五日之后,李恪接到了政事堂的命令,让李恪去政事堂议事。

    等李恪来到了政事堂之后,看见政事堂的的宰相都在那里,李世民也坐在太极殿,是一副十分疲惫的样子,看见李恪进入了太极殿,李世民一挥手,道“好了,恪儿,你坐在那边好了。”

    李恪看见这些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的身,其的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看着自己的目光,带着的几分不善之意,也被他尽收眼底,道“父亲,召见孩儿,不知道有何要是”

    “哼,你小子,事情,是你惹出来的,你还在问你老子。”李世民骂了李恪一句,但是还是没有什么责骂的意思,相反是带着几分溺爱的样子。

    “靖公,你和这小子说几句吧。”、李世民将皮球扔给了李靖,自己连续是几日和他们辩论着,自己也开始疲惫起来。

    “吴王,政事堂辩论了几日,现在还是有几个问题要好好的和你商讨一番、”李靖说起话来慢声细语,完全是不同于他在战场的一副雷厉风行,杀气腾腾的样子。

    “请靖公直言,恪有什么话,一定是向靖公直言,绝对是不敢藏私。”

    李靖向着李恪点点头,道“出兵塞北,要名正言顺,师出有名,殿下,塞北之地,一向是胡人占据之地,我大唐有什么理由出兵塞北和陇右之地。”

    李恪点点头,看来李世民和这些政事堂的人,对于李恪的计划,也是开始动心了,要不然绝对不会要开始寻找出兵的理由了。

    道“靖公,你说的极是,但是西域之地,陇右之地,历来是我汉家之地,从父亲登基以来,陇右之地,从伊州到沙洲,都已经回归我大唐之领土,但是西州和庭州之地,一直是还没有收回,同时有胡人之盗贼威胁沙洲和敦煌等地,阿史那社尔,本是突厥之悍将,在可汗浮图城可以雌伏,想来是从来臣服于我大唐之地,而今,高昌国鞠仁泰和突厥人相勾结,占据丝绸古道,是我大唐之风气不能遗泽外邦,臣敢断言,只要是我大唐锐意进取,不但是薛延陀和阿史那社尔不是大唐的对手,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天竺和波斯也不是我大唐的对手,开国之时,正是国家锐意进取之时,请父亲,以魏武之老骥伏枥之气,挥兵万里如虎,给后世留下一段传。”

    李世民听见了李恪的话,又看看众人,道“诸位,朕从太原三千人起兵,争夺天下,觉得自己是一条好汉,但是朕今天日看吴王之士气,朕觉得不再我昔日之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向吴王质问好了。”

    “殿下,臣不认为你所说的兵士和给养是问题,只要是真的是大唐提出了这样的条件,要是真的是拿下了可汗可汗附图城和高昌之后,殿下以为这些世家和商人出了大量的军士和金钱,会不会有裂土封侯之志向。”

    “会。”李恪看了一眼侯君集肯定的道。

    侯君集听见了李恪这样说来,心大喜,道“殿下,你既然是知道人心如此的险恶,还是这样的一意孤行,要是真的有人拿下了可汗浮图城,而有意和大唐做对的话大唐鞭长莫及,敢问殿下如何处置。”

    李恪看李艳侯君集,点点头,道“人人心都有一个魔鬼,谁不想君,谁不想称帝,但是只要是大唐国家昌盛,君主圣明,这些奸人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收回可汗浮图城之后,按照大唐的州县乡将人口编制起来,有刺史县令,有里长之职,有先生教化乡里,这样才能将我大唐的人变为那里的主人,这些官员都是有朝廷任命,自然是没有后顾之忧了。”

    侯君集听见李恪说的是如此的明白,看见在一旁的房玄龄和温大雅等人也吧在说话,自己也不在说什么,退在了一旁。

    “三弟,你尚且年幼,有这样的见识,已经是难得了,为兄还是真的舍不得让去西域冒险啊。”说话的人是李承乾,站出身来,拉着李恪的手缓缓的道。

    “好了,你给朕滚下去,你三弟的事情,是他自己决定的,还用你说话吗,我还不知道你的那点小心思,你是怕你三弟的名气太大,影响你的位置,你只要是真的有点压力,不要是将这些乱七八糟的心思放在眼,谁还能是真的将你怎么样吗”

    李世民对于李承乾特别的恼火,干点正事没有什么本事,拉后腿倒是真的有点能力,为什么李恪是敢提出用世家和商人的力量来收复西域,原因是很简单,李恪在扬州卫这些商人带来了利益,所以是这些商人都是十分的信任李恪,要你李承乾去,能将事情真的是做好吗

    在说这些世家吧,真是因为李恪是一个吴王,而不是太子,所以是这些人才放心的和李恪交往,要是真的换做了李承乾,我还真的不敢让你带兵呢

    李世民将这些小算盘也放在心,看着李恪道“既然是你以为可以组成世家的联军和一利益来诱导这些商人的的话,那么以你看来,这第一件事是要做成什么事情呢”

    李恪看着李世民,道“阿史那社尔是名将之姿,要是大唐敢这样明进攻的话,恐怕是以阿史那社尔的才华,要是坚壁清野,或者坚守不出的话,对于大唐来来说是一种灾难。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李恪意见,也是十分的认同,道“既然是如此,那么在你看来,你准备是如何拿下阿史那社尔”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李恪道。

    “我们以调解夷男和阿史那思摩的矛盾为借口,进入陇右之地,同时调动在敦煌的张宝相地位军队,给他们一种我们要防备和进攻突厥的态势,这样麻痹阿史那社尔,只要是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将阿史那社尔一举拿下。”

    “说的轻巧,要是真的是阿史那社尔识破了你们的诡计,而坚守不出的话,你们要如何处置。”

    说话的人是长孙无忌,他看见李恪侃侃而谈,是将李承乾的风头是完全的盖住,不禁出言道。

    “舅父,要是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话,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我在距离可汗浮图城一百里之外的地方筑城,将这座城市当做是和胡人交易的地方,我还真的是不信,阿史那社尔还能是真的将我们的城市完全毁掉不成,还有一点,是他靠不过我们。”

    听见了李恪斩钉截铁的话语,长孙无忌有一种不妙的感觉,这才是多久的时间,通过是大唐攻打突厥之战,不但是在军积累了人脉,还获得了一种长远的眼光,这是长孙无忌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天下之事,看地简单,但是其的艰难甚多,殿下还是不要小看天下英雄才是,陇右之地,是四战之地,无论是阿史那社尔,还是夷男,更有阿史那思摩,还有吐蕃人,每一个都是难惹的,请殿下不要轻易小看才是。”

    李恪也不多言,道“舅父今日的锐气还是少多了,舅父以前是帮助父亲,血战潼关,某富哦王世充,哪一个不是惊险之地,也没有看见舅父是如此的胆怯,今日莫非是换做了我,舅父是如此的没有信心,昔日班超以三十了刘勇士可平定西域,而今大唐想要建功立业者何止是三十六人,只要是陛下一声令下,必有几万的勇士必然是慨然应诺莫敢不从”

    李恪锐气正盛,算是长孙无忌也不能和他辩论,看见李恪说的是如此的犀利,一甩袖子,也步子说什么了。

    李世民看看众人,都是沉默在那里,不在说什么了,道“好,我的儿子真是有我的血性,只是兵锋一起,是军国大事,此事不容的你不小心才是,你还有什么难处,直接提出来也是了。”

    李恪听见李世民这样说来,说实在的,他一直最想的是向了什么要一些,支援,要是李世民自己不说的话,他还真的不好意思提,道“父亲,孩儿能招募到勇士,但是军阵之,靠着这些军士的匹夫之勇的没有用的,还是要这些人见胜利而不狂喜,见失败而不逃亡,这需要一大批的优秀的将官,臣请在大唐挑选大批的优秀将校进入了军队,行军法之威。”

    李世民沉吟不语,很显然李恪所说的才是重点,要是真的是李恪所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去攻打阿史那社尔的话,李世民还的是不放心,只是要是让这些将官都去了李恪的民军的话,味道可真的是变了。

    “恪儿,你的话,我还是要好好地考虑一下,既然是攻打突厥的话,还真的是要好好的筹划一下才是,你们看,要是让你们去抽调将帅的话,谁是合适多的人选。”

    “臣推荐侯君集”第一个说话的人,正是长孙无忌,抢在了众人的前面将话说了出来。

    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恪对长孙无忌的推荐一下子都怔在了那里,侯君集可兵部尚书啊。

    但是李靖也是以兵部尚书的职务出征突厥的,长孙无忌推荐侯君集并没有什么出的,只是长孙无忌为什么推荐侯君集呢

    李世民看了一眼侯君集,侯君集也是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这次的民军也不过是一个开始的话,只要是民军真的是打开了局面,后面的沙州和伊州的军士还真的是在那边看热闹不成。

    再说,连续是多少年了,侯君集始终是没有战功,侯君集的自以为自己的本事不在其他人之下,但是面对这样的闲着,心也是十分的郁闷。

    李世民看着一脸热切的侯君集,他自然是知道侯君集的心思,侯君集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久了,但是这几年没有战功,他的心也是十分的郁闷,点点头,道“既然是如此的话,可以酌情让侯君集进入民军,为吴王训练人马,调集军士,保证我大唐的军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侯君集像是做梦一样,没有料到是长孙无忌推荐了自己,居然是李世民马同意了,着简直是意外之喜,前一步躬身道“臣侯君集多谢陛下的知遇之恩,臣一定是殚精竭虑,竭尽所能。”

    李恪在一旁看见侯君集是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心是颇有不喜之意,主意是老子出的,人是老子招募的,钱也是老子调遣的,你是从哪里来的,说几句奉承的话,还真是是以为老子是好欺负不成。

    站立出来,道“陛下,侯尚书是一员猛将,还儿也是知晓的,但是既然是以百姓的名义做的这件事情,那么侯尚书的名字,不能出现在名册,以免是引起了那些有心之人的怀疑。”

    转过头来,看着侯君集,笑道“这要侯将军了,但是既然是朝廷不能出兵的话,不能让这些人抓住话吧。”

    侯君集看着李恪一脸淡淡的笑容,哪里是想不到是自己的表态是引起李恪的反感,心嫉恨,但是脸也是平静的样子,道“哪里,殿下所说的即使,既然是以民军的名义进行,自然是不能出现我们这些人的名字了。”

    这话说的是有些挑拨之意了,李恪也不点破,道“将士们舍身忘死尚且不顾,还有谁顾得这些虚名吗”

    侯君集被李恪的一句话噎的是说不出话来,想到连是长孙无忌都被李恪弄的没有办法,也不在说是什么,退到了一边,向着那边的长孙无忌点头示意。

    李世民将李恪的举动看在眼,侯君集确实是做的太显眼了,无外乎李恪这样的表达了不满的情绪,道恪儿,你自己还有什么人选,都可以向侯君集推荐,只要是这些人真的是答应了你,真的是要和你一起去陇右之人,建功立业的话,朕看从大唐的军队都可以抽调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