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唐皇子 >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万里赴戎机 一...

第五百二十六章 万里赴戎机 一...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子 !

    李恪与尉迟敬德在商议之后,决定在这边由李绩来防御夷男的突然的袭击,李恪还提议让李绩加强对夷男的监视,一旦是夷男有什么动静的话,在这边的李绩就能迅速的做出反应。[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三日之后,李恪和尉迟敬德带着二万多人马,直接向着纳职而去,侯君集在纳职等待了一个多月,不见消息,自然焦急。

    半个月的时间之后,李恪等人带着大军赶到了纳职。

    尉迟敬德和程知节两个人自从十年前参与大唐消灭******之战之后,也是第二次来到草原中。

    纳职的天气比起长安来,寒冷异常,寻常的明光铠在这里要是在披上去,要是还能脱下来的话,能脱下一层皮来。幸好这边早就有准备,像突厥人一样,这里的军士都换上了皮甲。

    一伸手,感到自己的手像是要冻僵了一样。骑马行军一段时间,身体发冷,这些人都要在步行一段,然后在上马。否则自己的脚就像是几十根钢针在上面扎的一样。

    在城上的人,看见大批的唐军到来的时候,在夕阳中的纳职城中发出了一阵欢呼的声音。纳职城门很快打开,队伍中有人高喊着向着李恪这边的队伍纵马而来。

    当先一人,脸色晒得黧黑,在队伍的最前方,纵马来到几个人的近前,下了战马,李恪仔细一看正是侯君集,在后面的苏定方和契苾何力等人也一一下马见礼。

    “臣参见殿下,殿下亲临纳职,臣对于这一战的把握就更大了。”侯君集一开口,就表明了他的态度,殿下你是客人,现在的主人是我了。

    李恪看了侯君集一眼,在看着周围人都将目光直视他的身上,看来这个侯君集还真瞧准了他再也不会有更大的作为了。

    下了战马,淡淡的道:“侯尚书请起吧。陛下还没有罢免我的河西大都督的职务,你还是一个假节都督职务。今天我这个大都督亲自来了,什么事情还是由我来亲自处置好了。”

    侯君集一下子愕然的站立在那里,他没有料到自己刚刚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李恪比起他表现得更加的强硬。转身看着周围的尉迟敬德的和程咬金两个人,都在那里看着周围的景致,好像是这一路之上,还没有看够一样。

    在旁边的柴绍就表现的更明显了,直接站立在李恪的身边。肃然而立,一副以李恪唯命是从的样子。

    “殿下,我虽然是假节河西大都督,但是朝廷还没有文书罢免我的职务,殿下要是这样贸然行事,我还是不敢苟同!请殿下三思!”

    李恪看着侯君集冷冷的看着自己,眼神看着他身后的纥干承基,看来果然是不假,侯君集果然是李承乾已经达成了联盟。看来纥干承基都是来给侯君集做副手的。

    纥干承基被李恪看了一眼,感到自己隐藏了多久的秘密,似乎是都被李恪看的清楚一样,他心虚的低下头去,不去看侯君集的目光。

    虽然李承乾在来的时候,是让他以侯君集为唯命是从,但是现在形势比人强。李恪这次这样的强势,这次在要从李恪的手中占得便宜,恐怕就是不那么容易了。

    李恪笑了一下,指着侯君集后面的众将道:“不需要什么理由,就是我是正式任命的,你是暂时代理的。我这个正式任命的人既然来了,你这个暂时代理的假节就结束使命了,要不然还要我这个正式的河西大都督有什么用,要不然陛下还将我派到这里来有什么用!”

    侯君集一下子说不出话,他是鸩占鹊巢,现在正主来了,他自然是要让出位置。李恪哈哈大笑了一声,道:“还有一点,你忘记了,这纳职是我一手打造的,难道你是我昔日的一个属下,还能让我听命你不成?”

    说完之后,向着后面的人一摆手,喝道:“河西的诸位兄弟,要是你们还没有忘记的话,我是你们的什么人?”

    所有的军士将手中的兵器高举着,齐声呐喊着:“吴王殿下,大都督!吴王殿下,大都督!”

    侯君集的脸色一下子苍白起来,这次的李恪一下子变得这样的强势,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权利上寸步不让。

    将身子让开,道:“既然是如此,此次讨伐高昌的战役就由殿下全权来负责,臣会将此事奏明陛下,请陛下来决策此事。”

    “轻便!”李恪说完之后,将自己的手举起来,高喊道:“进城!”

    二万多人的队伍除了大部分队伍驻扎在城外,李恪带着大部分的队伍直接进入了城中。

    “这是怎么回事?太子殿下不是说这次讨伐高唱的战役,由我来指挥吗?由李恪来负责阻击来自欲谷设和吐蕃的敌人吗?怎么李恪今日刚刚一见到我,就将我的权利给夺走了。”

    纥干承基看着侯君集气急败坏的样子,心中暗道,本来这个河西的局面就是吴王一手促成的,李恪今日强势归来,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你还能有什么办法。

    上前一步,道:“这个就不是我们能揣测的,太子殿下来的时候,只是要我听从你的指挥,好好的打好这一战,其他的事情也没有和我谈起,不知道你现在有什么打算?”

    侯君集心情烦躁,看着纥干承基,道:“现在大权都在他的手中,你让我如何能主持大局。”

    纥干承基道:“这个自然是好说,就算李恪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亲力亲为,只要是将军将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尤其是远征高昌之事,可以说是可以和班超经营西域相比,只要是将军真是将这件大事做好,有太子殿下的帮忙,有谁还会计较到底谁是河西的大都督呢。”

    侯君集看了纥干承基一眼,眼神一亮,道:“好,纥干将军,真不愧是在太子身边的人,果然是深谋远虑,既然是有这样的机会我就要他们好好的看看。吴王和我,到底哪一个才是河西的支柱。”

    “咚——咚——咚!”河西的大都督府中响起了聚将鼓,卯时一到,就是聚将议事的时候,在河西中的众将,凡是镇将以上的将官,都奔着河西都督府而来。

    今天是吴王殿下点将的第一天。谁都不想落后,军中的规矩大家都是懂的。在议事的时候,故意迟到,一般都可以看做对于主帅的侮辱,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忍受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

    李恪一身皮甲,以踺子牛皮做成的,足足是三层厚,只是臂甲,肩甲,护心依然是用铁片镶嵌而成。

    将自己的佩剑平放在身后。坐在案子后面,面色肃然,看着陆陆续续进入正堂中的这些将领。天气严寒,一个个进来的时候,都搓着自己的手,东张西望,打量着已经来了多少人。

    尉迟敬德和程知节两个人进来的时候。正堂上已经是密密麻麻的人,这些人有几个人看不清楚两个人的服饰,一身的大红的战袍,这是只有国公才能穿着的。

    李恪看见了两个人,喊道:“两位将军,请到这里上座。一会我有什么疏漏之处,还望两位老将军能多多指出。”

    程知节和尉迟敬德对视了一眼,在他们的眼中都看见了一丝笑意,本来是他们看以为此战是由侯君集来主持的,他们都心中不服,侯君集是什么资格呢,尉迟敬德是什么脾气呢。就是因为在朝堂上的位置问题,他连李道宗都敢动手,侯君集当年不过是李世民手下的亲信而已,哪里能和他们相比。

    程知节呢,自然也不好惹,他和秦琼两个人都是天下闻名的玄甲军的首领。

    不过多时,看见侯君集带着自己的几个手下也到了时候,李恪看了一眼沙漏,还有一点才到卯时。

    向着在一边的郑玄平点点头,郑玄平站出身来,拿出了一名花名册,拿在手中,喊道:“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

    尉迟恭站立出来,高喊了一声,道:“臣在!”

    郑玄平点点头看了一眼,接着道:“右领军大将军,鲁国公程知节?”

    程知节也站立出来,喝道:“臣在!”

    半个时辰之后,所有的名字都点完,李恪看了一眼,一共是二百多名将领全部到来,都静静的看着李恪,到底要看看李恪有什么能力主持会议。

    李恪一挥手,吩咐众人都找地方坐下之后,看着那边的侯君集,昨天受了李恪的刺激,今天能神态自若在这里听从自己的吩咐,还真的有几份忍耐。

    ”诸位,今日将诸位请到这里来,诸位都已经知晓了,陛下决定要对高昌用兵,此战之意义,不在几年前,消灭颉利之战之下。”

    李恪看见众人的脸色都没有变化,接着道:“一个月之前,我在司勋司亲自拟定三个月前的收复可汗浮图城之中的有功之臣的名单,受到封赏的将官,应该今日全来了,我大唐虽然是立国不久,但是诸君都是幸运的,赶上了我大唐圣人圣明,有开疆辟土,扬我大汉风气之志向,我等男儿,只要是悍不畏死,有报国之志,只要是奋勇杀敌,就可以为自己拼出一个前程来,就算是燕然勒石,青史留名也是在一念之间。”

    这些话说出之后,这些人的目光中,都是充满着希冀之色,要是在平时的时候,要是想要晋上一个台阶,不知道是多难的事情呢,只有是有决心的人,能敢于参加这样的大战。

    富贵险中求,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这个道理众人都懂。

    李恪看着众人的目光,接着道:“此战,凡是可以回来的,杀敌自然有军功计算,就算是万一不能回来的,不行战死的,也可以得到抚恤,五年的赋税全部免除,后世子孙可以继承爵位。”

    众人又是一阵惊呼,这样的条件真是优厚了尤其四对于很多中层的将官来说,就算是战死了,他们的子孙不但是有抚恤,而且有一个好的,这简直是比起宰相的条件都厉害啊。

    侯君集惊呆在那里,他只是知道什么为了这一战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万万是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连这样的条件也能想出来。

    这个条件是李恪提出来,要是想要建立一支职业的军队,首先是他对于前程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在战时,让他们没有负担的上战场,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李恪看着众人的跃跃欲试的样子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是取得了效果,才接着道:“此战,陛下已经在一月前,就已经提前告知,军中的高级将领,不知道诸位都做好了那些准备。”

    侯君集看了一眼苏定方,示意苏定方站起身来。

    苏定方站起身来,躬身道:“殿下,一个月的时间还是很仓促,我们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敦促军粮储备,调集了大批的骡马,准备了大批的冬装,此战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做完,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还有派细作,探察从纳职到高昌的道路和河流。”

    苏定方说完之后,站立在那里看着李恪的反应。李恪站在那里,沉吟不语,看了一眼苏定方才问道:“现在大军有六万之多,粮草能支持多久的时间,驮马的数量是不是真的能支持到高昌,这个你们都计算吗?”

    李恪问的这么细,在场的人都怔了一下,李恪看了一眼吗,才道:“目前有一万石的粮食正运到这来,就算是这六万大军的我话,也只是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还要包括这些大军的无论战胜或者战胜之后的善后之事。时间就要更短一些。”

    众人都沉默在那里,刚刚明白了李恪的话,就是连打仗加上善后的工作才是三个月的时间,还要应付可能出现使突然事件。

    尉迟敬德和程知节也对视了一眼,都赞同李恪的意见,在这里毕竟是胡人的地盘,汉人的数量和物资还是太少了,李恪的话很正确,要是不能做到精细,不但是远征高昌劳而无功,,而且连纳职这个立足的地方都有被夺走的危险。

    “臣以为殿下所言极是,战前必须是要谨慎,做好所有的准备,一旦打起来之后,就像是跌落在山崖的车辆,再也没有停手的机会了。”

    说话的人是正是契苾何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