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长公主不想登基 > 第131章 你行你上

第131章 你行你上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长公主不想登基 !

    部分文官认为定州城一战中,韩太守墨守成规且不懂变通,险些连城都没有守住,还害得一城百姓丧命。剩下的武将认为韩家满门忠烈,陛下应该善待韩清澜,将韩太守的功绩昭告天下。

    还有的一部分官员持有中立想法,他们认为定州一事事发突然,韩太守无功无过,险些没有酿成大祸。

    韩清澜一直非常沉默,他看着那些官员吵来吵去,突然觉得非常的无趣。

    好在顾昭惜等人已经赶回来了,还把定州的具体情况一一交待清楚,包括楚国内乱一事。

    “老三,你怎么看待定州一事。”陛下看着顾恒,缓缓开口。

    朝臣们也瞬间把目光挪到三殿下身上。

    顾恒其实更偏向于武将,他几步上前,“回禀父皇。儿臣认为定州一事还待深究,韩太守在收到楚国三皇子发兵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求援,周边城池无一人支援,才导致定州后续状况,儿臣请求父皇派人详查。”

    他倒是聪明,在皇帝没有表态之前没有说出想法,毕竟韩太守倒了,定州那些官员也跟着殉城,只剩下韩清澜一人,他没有必要刻意结交,也不会落井下石。

    皇帝点了点头,突然把目光看向顾昭惜,“皇太女,你说。”

    “回禀父皇,儿臣认为兵部侍郎张大人的话极有道理。”顾昭惜此言一出,顾恒都有些诧异的挑眉看她,张远道刚才可是骂韩太守迂腐不堪,害了一城的百姓。

    韩清澜一动不动,似乎并没有因为顾昭惜的话而产生任何波澜。

    “哦?给朕详细说说。”

    “张大人说殉城的韩太守太过于迂腐,枉送了一城人的性命一事,儿臣深以为然。张大人认为非常时期就应该使用非常手段,先假意献城。”

    顾昭惜笑了笑,转向张远道。

    “或和楚三皇子周旋,再不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楚三皇子了解楚国和澧朝之间的盟友关系,退兵或者等到我们援军,就可以反败为胜了,张大人,孤说得可对?”

    兵部侍郎虽然不知道顾昭惜为何要突然帮自己说话,但是很快就点了点头,皇太女的示好和招揽,他自是没有必要拒绝。

    “而韩太守太过于愚直,不仅带着全城的军士百姓死守,折损的大半人命,最后还险些丢城,实为下下之策,但念在他一片赤胆忠心,也只能是无功无过了。”

    张远道自认为已经把说得很圆滑了,谁想到顾昭惜却笑着打断了他。

    “张大人所言甚是,韩太守比起张大人还是多有不如。韩清澜,还不快去替你父向张大人致歉,谢谢张大人的指点?”

    顾昭惜把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武将主动站出来想要为韩清澜说话了,“皇太女殿下是不是太过了,您也是上过战场的!”

    可是顾昭惜对于他们的评价不为所动,只是站在原地,面无表情的看着韩清澜,不需要她继续开口催促,韩清澜几步走到了张远道的面前,结结实实的行了个道歉的大礼,认下了父亲的“罪”。

    张远道都觉得有些尴尬了,他没打算将人逼迫膝盖,可是顾昭惜不打算给他留任何辩解的机会。

    “既然韩清澜已经替父认错,孤还有话要说。第一,刚才三殿下已经给大家说明了,当时韩太守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对外求援,甚至也给京中传信,为何京中迟迟没有收到,周边也无人来援?莫不是以为韩太守会用整城的百姓和整个韩氏族人的命来开玩笑?”

    “第二,张大人虽是兵部侍郎,但并没有上过战场,似乎也不懂得百姓的疾苦,对两军交战后,战败一方的百姓会遭遇什么也不理解。看来是京中的风水太过于养人,将张大人的目光养得浅了……”

    顾昭惜把话说到这里的时候,张远道就已经察觉到不对了。

    “孤和三殿下都和楚远洲交过手,此人心性歹毒且手段狠辣,为了补足战争带来的损耗,每打一场胜仗都会赏手下士兵去城里大肆搜刮百姓的家畜、家禽、粮食、布匹、药材。”

    韩清澜狠狠的闭了闭眼,直到这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传来阵阵的钝痛。

    顾昭惜神色不动,“你觉得只是到此为止?并不是。楚国的士兵抢夺了这些后,还会抓走我澧朝的百姓,将一部分送到采石场做苦力,一部分作为奴隶,卖给楚国贵族凌辱,剩下的妇女儿童送到军营中,供那些士兵发泄。”

    “对于楚国人来说,折磨战俘是他们荣耀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恶趣味的消遣。张大人身为兵部侍郎,当真只会纸上谈兵,一点儿战场上的实际情况都不去了解么?”

    轻轻的询问声在某些官员听来却是震耳欲聋。

    顾昭惜也是上过战场,她亲身经历过生死挣扎,自然要多偏向一些武将。

    “韩小将军。”顾昭惜换了个尊称,“请在此脱掉你的上衣。”

    韩清澜顿了一下,转向皇帝,缓缓的脱掉上衣。精壮的上身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疤痕,有刀伤,有箭伤,有长枪刺破留下的疤痕,数不胜数。

    “武将不同于文臣,他们是用命换军功。但是有机会的话,谁不想在京城中看这处处笙歌,而是在偏远之处吃风沙,过着妻儿分离,不知何时会战死的日子?”

    “幸存的百姓供述,韩太守没有第一时间迎战,而是在知晓兵力悬殊的情况以守城为主,是在拖到几乎弹尽粮绝还没有等到援兵的时候,带着整个定州城所有百姓拼死一战。”

    已经有武将红了眼圈儿,他们一直在被骂“匹夫”“粗人”,如今总算能把所有的苦都拿出来说了。

    顾昭惜看着韩清澜身上的伤疤,“比起成为楚国人的奴隶,韩太守带着大家一同以命相搏,守着定州城的尊严,守着楚国的尊严,那场战争韩家所有儿郎是冲在第一线的。”

    “韩清澜和韩太守派出其他送信的青年都是脚程快,武功高,传递信息有优势的。但就是这样,韩清澜在进京时,也是半路被伏击气若游丝,不知道是谁……私下通敌,想尽办法截杀他。”

    这件事自然无法作假,顾恒、顾浅、太医们都能作证,韩清澜身上的伤都是澧朝军中的长刀所致。

    张远道这个时候也是知道了,顾昭惜压根不是想要招揽他,是拿他杀鸡儆猴!

    “张大人不想这件事的深层原因,一味的认为韩太守愚蠢无能,还迫使忠臣遗孤当朝认罪,孤不知张大人居心何在,像张大人一样只知道纸上谈兵之辈,还有多少?”

    忠臣之后韩清澜认下父辈无能向他致歉,他没有及时躲开,已经是众目睽睽之下无法抵赖的事了。

    张远道脸色一白。

    顾昭惜却没有要放过他,张远道是顾安母族一手提拔上来的,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二,逼顾安一派早些动手也好,“儿臣和三殿下所求一样,请父皇严查此事,给韩太守一族和定州所有子民一个公道。”

    “同时,儿臣见识浅薄,刚才一番言论也有冒犯张大人之处。儿臣想着,张大人或许并非是纸上谈兵之辈,不如将张大人派去定州,将张大人今日的慷慨之言告知定州百姓。若是楚远洲再犯,张大人好大显神威。”

    笑话,张远道若是真去了定州,就刚才的话传出去,定州的百姓活撕了他都有可能!

    张远道脸色苍白下跪,“臣无能。臣没有了解情况就妄下断言,还请陛下和皇太女饶命!”

    顾昭惜不愿退步,“张大人怕什么呢?您刚刚侃侃而谈莫不是在欺瞒父皇,儿臣请求父皇派张大人参与定州重建。”

    张远道自然不肯,看着皇帝已经有了动意的想法,他比起苦苦哀求最后成为五殿下的弃子,他干脆直接倒头晕过去,皇帝还总不至于把一个身体不好的老臣送去定州!

    在众人惊呼之下,张远道一头栽了过去,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不过韩太守的忠臣之名和一应的追封也因为这场闹剧定下来了。

    下朝以后,韩清澜给顾昭惜道谢,顾恒抱臂凑了过去,“那般慷慨激昂有何用处?还不是没有把人送走,当心老五那边派人盯上你那个好‘弟弟’。”

    顾昭惜勾唇,笑得那叫一个温婉娴静,“让三弟担忧了,父皇交待你查的定州求援被拦一事若是没有头绪,长姐随时愿意帮你。旁的事,且看着吧。”

    突如其来的一句“三弟”让顾恒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草草给韩清澜打了招呼便离开了。

    “韩小将军,抱歉。孤刚才也是无奈之举。”顾昭惜一是为了自己让他在大庭广众下脱衣服道歉,二是为了开始的那几句贬低韩太守的话道歉,“不知韩小将军日后有何打算?”

    韩清澜深深的看了她一眼,随着顾昭惜的脚步一同出宫,“不知皇太女为何会在殿上如此帮衬我韩家?”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没人愿意做,韩清澜自问他们一家和这位殿下没有交集。

    顾昭惜有些赧然,“孤受过韩太守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