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重生澎湃时代 !
第七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知道嘛?当时要不是我太太威胁不去索尼我就要睡沙发,恐怕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了,要知道对比索尼社长的位置我更喜欢的角色是"制革作坊"中的沃夫兰姆,"唐·吉沃凡尼"中的领唱和"费加罗的婚礼"中的阿尔玛维伯爵。”大贺典雄好像和出井伸之聊的很开心,话匣子也打开了说了很多。
“是啊,社长您在艺术的造诣并不比你管理企业要差,初入索尼就是部门经理,惊为天人啊。”出井伸之这话说的也是很无奈的,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大贺典雄进入索尼就是部门经理,深受盛田绍夫器重,而出井伸之在索尼足足熬了近二十年才坐到音响事业本部音响事业部部长这差距不可谓不大。他四十岁的时候才是部长还是拖了大贺典雄的光,要不是站了大贺典雄的队伍恐怕这个位置还轮不到他坐,感激有但是更多的是酸楚。
“你也不差啊,现在已经是索尼的董事了,努力吧出井君,索尼正是关键的时期,需要每一个人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大贺典雄勉励的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出井伸之知道自己的能力做到索尼的董事已经快要到头了,了不起就是职位上再提一提但是想要染指那个位置已经是很难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虽然年轻,但是大贺典雄已经不再年轻了。大贺典雄是30年生人现在已经六十三岁了,精力已经不复从前,最主要的是大贺典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音乐猛,而自己虽然才五十多岁正是经验和阅历最为丰富的年纪,但是一旦大贺典雄有什么意外或者退位那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律自己估计也是要光荣的退休了,索尼的人才太多了。
索尼的基业很大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而且已经一只脚迈进了盈利最丰富的的电子游戏业,旗下更是谋士如云
,猛士如雨,比如和横井平军齐名的硬件天才久多良木健,论功绩和影响力久多良木健要比自己强上太多了。
虽然心态有些消极但是表面上一定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出井伸之可是一个好演员。
“社长请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出井伸之恭敬的说道,大贺典雄很满意出井伸之的态度,他一直认为谦卑的态度能让一个企业和一位管理者进步,索尼为了踏足电子游戏业可以在任天堂面前装孙子,可以跟在比自己差一个等级的龙宫面前当小弟,十年隐忍一招得失,隐忍很有必要。
俩人喝了几壶清酒后又聊了很多琐碎的小事,还有些风月之事当然了两位大佬肯定不会去大个保健什么的,离开居酒屋后大贺典雄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因为喝醉了酒拉着出井伸之小声的说道:“出井君,一定要努力啊,时代在发展,未来企业宣传很重要,定位也很重要,人际关系也很重要,索尼不是家族企业,也并非一定要技术人员出身的人才能掌舵,可以不懂但是一定要去学习,加入索尼之前我只是一个学习音乐的人。”话不说透,大贺典雄摇摇晃晃的上了汽车,本来还有点醉呼呼的出井伸之鞠躬告别但是刚刚大贺典雄说过的话仿佛过电一样在自己脑海了闪现了一遍。
“并非一定要技术人员出身的人才能掌舵索尼。”
“未来企业宣传很重要定位很重要。”
难道是在暗示自己什么,一瞬间出井伸之仿佛想到曾经一位同样的人杰也和自己说过这样的话,同样是在饮酒过后——不一定非得懂技术的人才能执掌索尼,说这话的是秦雄,俩个大会社的掌舵人都说过同样的话是巧合还是有深意。
出井伸之之所以对索尼社长的位置不抱什么幻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索尼的一个铁律——非技术人员出身不得执掌会社。
久多良木健、中钵良治这些元老派同时也是少壮派的人物无疑不是技术派的还有盛田厚这样的外戚,这些人无疑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更不要说索尼全球化上位的一批外国高管这些人无疑都是自己上位的拦路虎。
意外有之,惊喜也有,出井伸之知道那道摸不到的位置似乎对着自己敞开了一扇大门,有大贺典雄的支持不能说十拿九稳但是最起码是有了一丝机会,而且出井伸之似乎发现自己并非一点机会都没有,因为曾经和秦雄喝酒的时候,这位比自己儿子年纪还小的社长和自己说过技术人员出身的弊端——那就是超强执行力带来的弊端。
在一些企业里似乎强调最多的就是执行力,好像有了执行力就有了世界,其实如果到了一定层次,执行力太高未必是好事。久多良木健的执行力完全就是传奇级别的,他的几次成名仗都在非常大的逆境下打的,有的方向还是错的,但是楞是成功了不得不说是错有错招。但是当一个人形成“我干什么都能成”这样的想法,离死就很近了或者说就已经在死亡的边缘疯狂试探了,赌企业的国运一次两次也许可以,但是输一次很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乔布斯乔帮主在80年代一败涂地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盲目的自信,盲目的去赌。
应该说索尼的根基就是工程师文化,而久多良木健算是最典型的技术狂人型领导。久多坚信无论路线是什么,一定要有硬件上的优势做后盾才行,而这正是原时空PS能够打败SS获得胜利的最重要因素而N64和3DO是自己找死。但另一方面,由于日本企业在IT技术方面的落后,偏偏就无法生产优势硬件,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剑走偏锋,导致技术路线的偏移。PS系列可以说是成也硬件,败也硬件。很多日本人都没意识到,90年代之前日本在工业技术上的优势,不是因为他们努力和优秀,而是恰好那个时期的技术特性符合他们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