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秀才的逆袭 > 第四百四十九章 阎应元

第四百四十九章 阎应元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秀才的逆袭 !

    有一句俗语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一句更俗的话叫做“狗改不了吃屎”。逃跑,再逃跑,不断的逃跑,这种临阵脱逃已经深入到刘良佐等前明军的骨髓,并不因变换了主子而发生本质的变化。

    不管是原来在辽西对阵后金兵,还是被调入关内剿灭流民军,乃至最后作为江北四镇之一,每遇强敌、稍有挫折,刘良佐都会带着手下亲兵不战而逃。遇强则逃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反应,在这二十来年的纷乱中,朝廷无数的猛将先后陨落,或亡与建奴,或死于流贼,可也有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之流,不仅没有陨落,反而活得异常滋润,官是越做越大。吃了多年的朝廷俸禄,身为朝廷重将,可是当清兵南下时,却一个个摇身一变,变换了阵营,对着昔日的同袍、同族百姓举起了屠刀。可这样的人再怎么变,也改变不了其内心怯懦的本性。

    当遭遇到刘肇基属下炮兵的链弹攻击时,短时间内就有近百骑兵死在链弹之下,这种程度的伤亡吓破了刘良佐属下骑兵的胆魄,也使得他们丧失了取胜的信心。当他们大败而回时,根本顾不得观看江阴城下战场的局势,一个个本能的继续狂逃。

    刘良佐虽然有心整理一下队列,奈何他属下的骑兵个个只顾着逃兵,在如雷的马蹄声中他的话语连身边的亲兵都听不清,于是乎被挟裹着从江阴城外仓皇往南逃去,根本顾不得理会城下的几千步兵。也许在刘良佐心中,既然自己都逃了,属下理所当然的会追随自己的脚步,根本不需要再发出撤退的命令吧。

    是的,此时已经不需要他再发出撤退的命令,看到主力骑兵不顾而去,不论是正在围攻沙千里部的绿营步兵,还是正在追击乡兵即将破城的清兵,纷纷停止下进攻的步伐,转过身去,向他们的主帅一样潇洒的逃走了,挥一挥手在身后留下一片尘土。

    看到进攻的绿营兵就这退去,不论是力战虚脱的沙千里部,还是溃散中的陈明遇属下乡兵,无不长出口气,或噗通坐在地上,或倚在城墙上,脸上都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

    按说此时正是追击的最佳时刻,可是沙千里部残余的士兵不足五百人,几乎人人带伤,根本没有力气追击,而陈明遇属下的乡兵?还是算了,把溃散的他们从新聚集就需要好大的功夫,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即将抵达的刘肇基部主力身上吧。

    刘肇基部来的很快,由于担心沙千里部的安危,刘肇基不停的督促着士兵们加快行军速度。当来到江阴城下,看到坐在护城河边休息的沙千里部时,刘肇基不由得长出口气。

    其实刘肇基和沙千里的关系很不融洽,主要是沙千里年轻气盛,根本瞧不起半路加入却位居其上的刘肇基,经常在军议时顶撞刘肇基,没奈何,刘肇基便把沙千里发配到江阴城中。可是再怎么不喜欢沙千里,刘肇基也不敢任由沙千里被绿营兵消灭,毕竟沙千里是都督任思齐身边的老人,深受任思齐的喜爱。看到沙千里无恙,刘肇基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看到崇明军主力前来,陈明遇命令周瑞珑、邵康公等将领重整乡兵队伍,自己急忙出城迎接刘肇基。二人相见,寒暄过后,陈明遇极力邀请刘肇基带兵进入江阴,甘愿把指挥权让给刘肇基,从此刘肇基就是江阴的最高统帅。

    刘肇基微微一笑,拒绝了陈明遇的提议,言说要追击逃走刘良佐部,并攻略常州。刘肇基并未入城,率领属下主力向南追击而去,把残破的沙千里营留下休整。

    经过刚刚的大败,陈明遇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领兵之才,便重新想起智勇双全的前典史阎应元来。于是趁着清军撤去,陈明遇亲自前往阎应元隐居的祝塘,拜会阎应元。对陈明遇的邀请,阎应元慨然答应了下来,聚乡中少年六百余人,并带着全家来到了江阴城。

    到达江阴之后,陈明遇力排众议,推举阎应元为江阴统帅。阎应元接管权力之后,立刻开始布置城防,首先派人详查城中青壮人数,挑选年轻力壮者组成乡兵,得乡兵三万余人。然后分派人手,三万乡兵分班上城防守,每个垛口固定十个士兵,按时换班。由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崇明军营正沙千里守北门,陈明遇守西门,应元自任守南门,其他将领周瑞珑、邵康公各自负责一段城墙。委任训导冯厚敦为总管,在许用等诸生的协助下负责全城粮饷军械后勤事宜。

    严格盘查城内人等,查出以顾元泌为首的细作数十人,悉数杀之。

    在阎应元的指挥下,江阴城一切变得井井有条,军民们爆发出极大的抗清热情。

    沙千里部因为损失惨重被留在江阴休整。这支崇明军和清兵苦战的情形看在所有江阴百姓的眼中,对于这支英勇的军队江阴军民都心生敬慕,无数的城中少年涌到北门要求加入崇明军。

    手下死伤惨重自然需要重新扩充,沙千里从报名的少年中,,挑选出孔武有力者五百余人纳入军中,一营的千人编制重新完整。对这些新加入的少年,沙千里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把家人搬到崇明岛。

    对于这些人的疑问,沙千里是这样解释的,加入崇明军后肯定会和清兵连续大战,伤亡在所难免,若是家人搬到崇明,则不论受伤还是战死,家人都会受到抚恤,会受到崇明官府的供养。

    这个理由很牵强,很多人心中很是犹豫,毕竟崇明是座荒岛,自然比不上江阴的繁华。但也有人有感于江阴的战乱,把家人搬到崇明自然可以免去自己的后顾之忧。

    沙千里只肯接纳愿意把家搬到崇明的这种做法,看在有心人的眼中则又生出其他想法。

    “也许崇明那位越国公根本不认为江阴能够守住!”阎应元如此对陈明遇道,“或者他根本没打算派兵死守江阴,要不为何刘肇基将军怎么也不肯入江阴城,只留了几百人协助防守。”

    “那可怎么办?若是崇明军不肯竭力助咱们守城,凭借咱们一城之力,无论如何也抵抗不了清兵啊!”陈明遇担忧的说道。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七月,各地举义被镇压的消息陆续传来,据说越国公任思齐也已经带兵从嘉定退回了崇明。苏州嘉定松江,各地的举义纷纷被镇压,也许很快清兵就会全力前来攻打江阴,仅靠刘肇基部几千士兵以及这座江阴城能挡住几十万清兵的攻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