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极品谋士游三国 !
王成一脸惊喜的看着穆良奇和郭嘉,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二位先生,愿意出山?”
王成有些兴奋的手舞足蹈,他喃喃的说道:“主公见二位先生肯出仕,必会十分欣喜,我又没有辜负主公的希望!”
他又忙问道:“那二位先生何时动身呢?”
穆良奇和郭嘉见王成如此兴奋,一时间有些无语,还有些无奈,甚至还有点期望。
期望什么?就不得而知。
第二日
穆良奇和郭嘉在董蕊和吴玲的指挥下,忙碌着,他们又要走了,离开他们居住了四年的地方。
但是对于郭嘉和穆良奇来说,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十年,这里的一花一木,一草一树,他们都极为熟悉。
当初山下猎户的那些少年们,早已经成家。而当初那些襁褓的幼儿,也已经早已学会走路。
一切的一切都在说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的一切又在阐述着青春不在。
如今的穆良奇已经步入三十(我不管我之前说的多少岁,现在统一三十!!我也懒得算了)
而郭嘉也已二十六,两个人都不小了,按古人来说,三十而立,是建功立业的时候。
穆良奇看着这片房屋,他的内心可以说极其的复杂,他来这个时代将近十几年了。
从一开始的雄心壮志,到前不久的委曲求全,若不是郭嘉的极力劝说,恐怕他会选择老死在这深山老林之中,安安静静的度过余生。
他想,这一次离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隔着几年就会回来,这一去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他回想起了,当初在京都居住的那个房子,当初在那里教司马懿各种知识,又陪着郭嘉过着他来到东汉,第一个意义上的年。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让他真正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他还记得当初门柱上的对联“宁愿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吸引了他的学生司马懿。
想到司马懿,他又怀念了起来,若是他没算错的话,他已经六年没见他了,也有六年没跟司马防还有司马朗他们联系了。
穆良奇长长的叹了口气,世事无常,真的不知道他这辈子还有没有回到洛阳城的机会,就算有机会,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当初的药店,但愿他不会像苏轼那般,至死都没有回到故居。
假设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可怜他,让他回到洛阳,也不知当时与司马朗对诗的小亭的在否?
真的如那天所做的诗般
穆良奇缓缓的说道:“湖边小亭今依在,不见伊人望水时。是否?那时百花群争艳,回首花落几凋零。”
刚好路过穆良奇身边的郭嘉,听到穆良奇咛颂这一首诗,停住了脚步。
他怎么会不记得这首诗,这不就是当年他们在洛阳司马府,与司马朗对诗的时候,穆良奇所做的吗?
当时穆良奇做出这首的时候,他和司马朗还纷纷夸赞,如今……
郭嘉长长的叹了口气,他有些怀念司马朗了,那些一起胡乱喝酒的日子,多么美好的青春岁月啊!
两人站在屋前,就这样静静地看着。
许久,郭嘉缓缓的说道:“继志,你说我们还会回来吗?”
穆良奇沉默不语,他不知道还怎么回答,他或许还有回来的希望,但是郭嘉,不好说啊。
一想到自己身边这位挚友,英年早逝,穆良奇的心就有些痛,他到现在还是没能回想起他到底是在何时去世。
不过唯一肯定的是,他现在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体弱多病。
而且在董蕊的胁迫下,他也不在嗜酒如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但是命运这个事谁说的清呢!
穆良奇缓缓的说道:“活在当下。”
说着便不再去回想,去屋中整理竹简。
郭嘉站在原地,看着竹屋,回想着穆良奇刚刚说的话,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没必要管自己是否还能不能回来,人生嘛,开心就好,无所谓的。
嗯,对,活在当下。
他也走进屋中,看到正在将竹简塞进布袋中,然后就把它们放在书架上,看样子也不准备将它们埋入地底了。
郭嘉好奇的说道:“难道继志不准备把它们埋入地下吗?”
穆良奇停了下来,思考了一会儿,缓缓的说道:“这一去,恐怕在也回不来了,与其让它们永远的沉睡在地底,不如留给有缘人吧!”
说着便继续忙碌着。
郭嘉先是一愣,他觉得穆良奇说的没错,他冥冥之中也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一去,恐怕再也回来了。
但是他还是很乐观的说道:“继志,你怎么说的如此悲凉?只要我们帮助曹君统一天下,平定乱世,到那时我们不就可以回来了吗?到那时,我们还可以一起在这,喝酒,或许那时候我们还有许多子孙……”
随后他跟穆良奇的讲着他所想象的他年老后的画面,在他的描述中,一切都是非常美好。
但是手上却帮着穆良奇,尽量把这些竹简摆的整齐。
穆良奇听着郭嘉的描述,嘴角微微笑着,像是再说,他也期待他们老后的那些日子。
就这样,这一天在郭嘉描述的美好未来的日子中,度过快乐的一天。
第三日,清晨来临
离别终究来临,无论是否割舍,无论是否还在想念,该离去的还是要离去。
穆良奇摸着竹屋的柱子,眼睛念念不舍。
郭嘉站到他的身边缓缓的说道:“继志,走吧。”
穆良奇点了点头,根据他们和王成的约定,他们将在今天到县城和他汇合,然后由他护送,前往翼州,再由翼州进入兖州,绕过吕布控制的区域。
因为要绕路的缘故,而且还有家眷,所以花费的时间就长了,所以需要早些离去。
穆良奇回头最后看了一眼房屋,像是最后的诀别,随后便头也不回的走向了山中。
建安元年初,良奇与嘉受太祖之邀,出山。适时,天下纷争,诸侯林立,太祖败吕布于巨野,兖州再望。
——《游闻三国—太祖纪》
最近有人跟我说,为什么不用作者说写一些东西,而是在正文上写,是不是故意充字数。
我只想说,知道就好,你说出来就过分了。
咳咳,当然并不是这样的啦,主要是为了看盗版的同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知道我这本书,肯定有人看盗版,若是我把一些话在作者说上,他们就看不到了。
在这本小说,其实我还是有许多改变历史的地方,就如之前的吕布乱兖州,还有王允诛董卓,都乱了,确实是作者的错,所以我必须要指正下,以免你们弄错。
最后就是,支持正版,谢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