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回到过去当兄长 > 第22章,粮食难买

第22章,粮食难买

作者:第九片树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回到过去当兄长 !

    这个时候,农村的老乡,确实忙,非常忙,忙的双腿跑的飞起来,脚后跟不停的踢着自己屁股,就好像拿着鞭子,不停的抽着自己的身体,飞快的前进。

    双季稻的双抢,与其说劳动,不如说拼命,真的挑战人的极限。

    郑大明作为郑家湾生产一社的社长,哦,现在改名叫做生产队了,也不是社长了,而是队长了。

    这个时候,作为生产队长的郑大明,要起到带头的作用,不但要参加劳动,还有监督别人劳动,不但要防着老乡偷懒,还要防着老乡偷粮食呢。

    见到郑大明的时候,周建国差点以为认错了,胡子渣渣的,身上都是烂泥巴,衣服还是湿的,沙哑的声音,在那里高声干吼,似乎已经累的变形了,可是,还要坚持。

    咦,这是郑大明吗?

    不是说,乡下的生产队长,都是不干活的吗?

    郑大明怎么累的那么惨啊?

    郑大奎对着自己的大哥挥挥手。

    郑大明虽然很累,可是看到周建国的时候,还是比较高兴了,特别是听说郑大奎的事情,差不多定下来了之后,更加开心,不出意外,基本是妥妥的工业户了,更加激动。

    郑大明不是傻瓜,看到目前的局势,有点混乱了,就凭他十多年的生存经验,你说他一点担心都没有,怎么可能呢?

    这个时候,很明显,能够跳出农门,那是一家人的幸事。

    听到周建国的来意,郑大明皱着眉头问道:“建国,你想买水稻?”

    “是啊。”周建国点头说道:“大哥,我每月只有22斤的口粮,还有三成粗粮,怎么也不够吃啊?”

    “上个月,我在黑市上,买的那些次等大米,很多都是碎米头,还要一块钱一斤呢?”周建国委屈的说道:“这不,想到你们夏收了,应该有水稻吧?”

    “大哥,我也不让老乡吃亏,水稻的价格,我出两毛一斤,买个五六百斤,够我今年的口粮,那就行了。”周建国自认为很保守的。

    五六百斤,真的是为了自己的肚子,没有一点投机倒把的心思,因为自己空间的鸡和羊,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倒卖粮食了。

    “水稻是不可能啊。”郑大明歉意的说道:“今年的水稻的产量,上面下达收购指标,都有可能完不成,哪有多余的水稻买啊?”

    “大哥,老乡手里不是借支的粮食么,那个可以自由买卖吧?”周建国小心的问道。

    “郑大奎,这个事情,你说的吧,你找死吧?”郑大明急怒的吼道:“这种事情,怎么能乱说呢?”

    郑大奎被大哥的怒吼,吓了一跳,委屈的说道:“大哥,我说什么了啊?”

    “大哥,我不是那么多嘴的人啊?”周建国急忙承担的说道:“和大奎没有关系,是我逼着他说的。”

    “建国,奎子是我弟弟,他是什么人,我能不知道吗?”郑大明警惕的看了看周围,老乡都在远处干活呢,根本不听到。

    “建国,不是我紧张,而是这个事情,见不得光。”郑大明紧张的说道:“在工作组没有核对粮食产量之前,严禁借支粮食的,否者,就是瞒产私分,一旦被工作队知道了,搞不好,我要劳改。”

    “大哥,那你更放心我了,我从你手里买那么多鸡,要是爆出来,我也落不到好啊。”周建国笑呵呵的说道。

    “建国,对你,我还是放心了。”郑大明苦笑着说道:“不过,这批水稻,目前不能见光,不是大哥小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万一闹出来,倒霉可是一大批人,那么大的责任,我可扛不起啊?”郑大明建议的说道:“你可以等等,等到夏收结束之后,分了粮食,那个时候,以口粮的名义,什么话都好说。”

    郑大奎想说什么,可是,忍住了。

    口粮的名义?

    那是周建国不懂农村的那一套,收购指标都完不成的情况,哪有还有水稻做口粮啊,到时候,除了杂粮,啥都没有。

    “大哥,你乡下,没有粮食卖吗?”周建国不相信的问道:“你们不是有自留地吗?”

    “建国,自留地是有,可是,那是旱地,只能种一些蔬菜,如果能种水稻的话,就算一个牛脚坑,都要种水稻,算产量的。”郑大明狠狠的说道。

    “自留地没有粮食吗?”周建国奇怪的问道。

    “基本没有粮食啊。”郑大奎无奈的说道:“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粮和豆类居多?”

    “小麦也没有吗?”周建国不解的问道。

    “小麦有呢,不过不多?”郑大明不解的问道:“建国,你不是想要大米呢?怎么?也喜欢吃面食啊?”

    江州的人,都是喜欢大米居多,喜欢面食的,真的不多。

    “大哥,小麦也细粮,虽然比不上水稻,可是,小麦总比那些玉米面,高粱面之类强多了吧?”周建国无奈的说道。

    “建国,你要想买小麦的话,在等几天,我们村子,马上要收获一批小麦。”郑大明解释的说道:“小麦不在计划指标之内,到时候,作为口粮的一部分,提前分给老乡。”

    哦?

    这样啊?

    “口粮分下去,那是老乡自己的粮食。”郑大明隐晦的说道:“按照粮食统购统销的原则上,老乡如果想卖粮食,只能卖给粮站或者供销社。”

    “不过,今年的情况,似乎有点与众不同了。”郑大明暗示的说道:“到底怎么回事,你心里也有数?”

    有数,当然有数了。

    原则上,粮食统购统销,可是,老乡的口粮,到底算怎么回事,是不是在这个统购的指标之内,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

    如果是以前,老乡为了不惹事,多余的口粮,都是卖给供销社或者粮油公司,可以冲抵借销粮食指标或者返销粮指标,也可以换回一些饲料粮指标。

    但是,今年的情况,老乡连家里的牲口,都不敢卖给供销社的情况,家里的粮食,更加不可能卖给供销社了,所以,只要价格合适,一切都不是问题。

    “大哥,有没有油菜籽卖啊?”周建国期待的问道:“我们城里,菜油每月只有六两,严重的不够啊。”

    “菜油?”郑大明为难的说道:“建国,不是大哥小气,我们这里是水稻产区,其他的像油菜籽,棉花的计划指标,年年都完不成,都要拿水稻来抵数呢?”

    “你们城里,每月还要六两的菜油标准吗,可是,我们农村,每月三两的指标,都不能保证。”郑大明无奈的说道:“你不是认识我小舅呢,你问问他。”

    水稻产区,不能种油菜和棉花吗?

    不可能吧?

    “建国,我们这里都是板田,积水严重,一般不种油菜,不但没有产量,而且还活不了。”郑大奎也解释的说道:“我舅舅他们那里,他们那里的岗子田,沙土比较多,种的油菜比较多。”

    什么板田和岗子田?

    乱七八糟土话,听不懂怎么回事。

    不过,油菜籽比粮食难买,这个情况,周建国明白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遍的营养不良的原因。

    油水不够啊,在乡下,都买不到菜油的情况,去哪里买呢?

    麻的,这是逼着自己种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