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楚史乱国志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安排妥当,静待风起

第四百一十八章 安排妥当,静待风起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楚史乱国志 !

    倘若董卓尚有一点自知之明,即便在雒阳城内肆无忌惮,也不会以这种态度来面对天下群雄。

    说白了,是他的一封通告太过趾高气昂,虽用天子语气,但通篇尽是不屑之意。

    想要平复天下诸侯,最起码也要拿出诚意,至少在项明眼中,董卓的诚意……差得远。

    “出征董卓势在必行,不过……”

    项明抬起了头,目光炯炯扫过在座众人。

    “还不急,当下要做的依旧是练兵,等到明年,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自然如此。”

    刘基笑道。

    “借此机会扬我军威,增我士气,同时壮我声望,等到此行结束之后,一直以来的计划便可以施行了。”

    刘基并没有明说有什么计划,在座也有许多人面带疑惑,但他们都识趣地没有出言相询。

    想来,只是因为他们还不够资格罢了。

    项明微微颔首,他自然知晓刘基的部署,在后者投身于自己麾下之后,便一直在完善此前献上的规划,并且不断针对时局的变化进行修改。

    等到计划发动之时,必将震惊天下!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当务之急,还是董卓一事。

    “重信,练兵一事便交于你,另外,给某留出一万精骑,某要亲自练兵!”

    当前,扬州骑兵共有一万五千余,战马皆是项明派人从幽州等地分批购置的良马。

    而且,与他暗中缔结盟约的秦正那边,也送往五千匹战马,皆膘肥体壮,是上等的好马。

    当然,对方要价也是不菲,好在四大世家底蕴仍存,再加上不断投靠项明麾下的其他世家豪门,使得项明在钱财上并无紧迫的地方。

    在刘宏驾崩之后,项明也召集江东各大世家,拿出《商典》中的部分内容,整合扬州商道,改良制度。

    可以预见的,或许短时间内显示不出什么优势,但不出一年,超前制度的优越性必定会突显出来。

    若项明可以保证扬州的稳定,不出三年,天下财富的重心都将逐渐向扬州汇聚。

    到了那时,钱粮皆备,兵精将广,何愁大事不成?

    项明想要亲自训练骑兵也有着自己的目的,自从当上扬州刺史之后,终日投身政事,虽在闲暇时间练习武艺,但也难免生疏。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扬州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暂时不需要他事必躬亲地操心发展问题。

    当前扬州发展速度已是极快,需要放缓新政令颁布的速度,否则恐怕会过犹不及,使得百姓尚且来不及适应发布的政令便又有新令,长此以往对发展不利。

    所以,项明现在只需要当一个甩手掌柜,将政事交付给扬州各地的官员来处理,稍重要的政事则交予顾雍,他只需要在出现问题之时稍作点拨即可。

    趁着距离出兵讨董还有数月时间,他完全可以从政事之中脱离出来,一来恢复几近生锈的身体,二来也是为了培养一支得心应手的队伍。

    正常来说,一支顶级骑兵的练成需要付出以年为单位的时间,但在此之前,韩言已经对骑兵进行了极高水平的训练,不说顶级,至少算是精兵。

    项明需要做的,只是优中择优,挑选其中最精锐的一万人马,搭配最好的装备,以自己独有的练兵之法加以训练。

    他有信心,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将一支骑兵训练成为最顶级的队伍。

    “诺!”

    韩言随声附和道,同时,他眼中也绽放出一抹精光。

    昔年秦末之时,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诸侯手中也掌握相应的顶级部队。

    但是,有那么一支部队,横扫一切,堪称无敌!

    不管这支部队放在历史之中如何,至少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支离破碎的残魏武卒,还是不复往昔前齐击技,亦或是早有懈怠的大秦锐士,皆不是这支队伍的敌手。

    霸王项羽,便是仰仗着这支队伍起家,借着这支部队横扫天下,闯下战神之名!

    当时,甚至有一句俗语,叫做霸王八千可敌国,说的便是这支队伍。

    韩言曾经亲自吃过这支队伍的亏,当初每每遇到都要给他造成极大的困扰,因而印象尤为深刻。

    在他看来,倘若不是借巧计击溃了这支队伍,当初在垓下之时,刘邦至少胜得绝对不会那么轻松。

    八千子弟,来去如电,闪击全局,战力无双!

    这十六个字便是他对于那支部队的评价。

    此时,项明亲口提出要精练骑兵,他便有一种预感,或许那支曾经纵横天下的队伍便要重现世间。

    而这一次,这支队伍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又何尝不使他激动万分?

    项明察觉了韩言的激动,微微一笑,算是默认。

    他确实需要一支得心应手的队伍来宣扬自己的力量,并且,他觉得是时候拿出那些可以增强骑兵的装备了。

    此前他也陷入了一个误区之中,认为高桥双蹬马鞍以及马蹄铁等装备都是只有他才知晓的东西,还一直在犹豫是否要在最合适的时候拿出此物来获得优势。

    不过,这个想法在他当初巡查扬州的时候便已经抛在脑后。

    因为,在会稽的一家船匠之处,他分明看到了初步的榫接技术被应用在了一艘渔船之上。

    这种技术自古有之,但一直以来都仅仅用于建筑,在项明的印象之中,似乎等到隋唐之时这种技术才会被用在造船之上。

    于是他好奇询问,得到的答复是船匠的一名木匠出身的学徒突发奇想的结果。

    这个答案让项明大为震惊,因为他突然明白,自己所拥有的只是超前的思维,却不代表这些想法没有人想得到。

    在这个几乎脱离了历史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更何况,有些简单的东西本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若非是实在超脱时代的东西,其实有许多发明在无意中便可实现,而马鞍,蹄铁等物本就是简单的之物,如此看来,并没有他原想的那么珍贵。

    倘若迟迟不拿出,甚至有吃亏的可能,所以早在那时,项明便决定普及这些东西。

    至少,这样还能在对战董卓的时候获得优势。

    “如此,便各司其职,静待时机到来。”

    在给麾下众人都分配了任务之后,项明缓缓道,同时意味着这场集会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