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唐皇爷爷我真的没有私房钱李象 !
李象简单的给这个家伙说了一下,准备让他成为驻扎在瓦城的首任官吏,并且已经派人回去取官府大印了。
对于这些商人们来说,他们一辈子所追求的就是一个官员的身份,说的更加确切一点,那就是一个秀才的身份也行,这总归是比他们原来当商人要强的多。
就拿曹连来说,他知道自己这辈子读书不行,所以也就老老实实的出来经商,为家族赚取大量的银两,然后把这些钱给送回去,让家族能够读书的人好好的苦读。
现在最能读书的就是他的小儿子了,所以他在外面干活的时候也非常带劲,只要是自己的小儿子,能够考上个举人,那么见了现在一样都不用下跪,谁敢看不起他这个商人,到时候再买上一些地,这家族兴旺也就起来了。
可没想到不需要等着小儿子苦读十来年了,现如今李象就能够让他直接当官,而且还是个七品官。
“你怎么回事儿?没听到殿下问话吗?”
长孙泽敲了敲桌子,这家伙张着个大嘴已经半天了,嘴里还有没吃干净的东西,实在是恶心的很。
“谢谢殿下,谢谢殿下……”
听到长孙泽的提醒之后,这个家伙扑通一声给李象跪下了,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了,这简直就是改变了全家人几十代的命运,本来还想着等儿子参加科举之后才能改变,可现在自己突然就是七品官身了,而且还是挂在理藩院的名下,比那些地方官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你先别忙着磕头,我能够给你这个官儿同时也能够给你拿下,你在这里也不是过大老爷的生活的,更何况你还是在瓦城的境内,这里很多人对我大唐都不友好,你当了这个官之后,除了要维护大唐商人的利益之外,还要把周围的所有情况给我摸清楚,你记住我所说的是所有情况。”
李象让人把这个家伙给扶起来,并且找了块破布给他,这家伙哭的眼泪鼻涕到处都是,当然李象无法理解他的心情,如果要是把另外一个商人给找来的话,把他俩给关到一个笼子里,谁打赢了谁才能够当这个七品官,那估计两个人会毫不犹豫的直接开杀。
这个年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要是能够当了举人的话,那么你们全家的命运都能够改善,眼前这个家伙本来是想着十年之后才有这样的待遇,没想到十年盼望的事儿今天就实现了,怎能不失态呢?
“殿下是想要占领此地?”
曹连这些年走南闯北的,那也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听了李象这个话之后,他马上就揣摩到李象想要干什么了,绝不仅仅是为了这里的消息,而是应该看上这里的土地了。
更何况李象的名声在外,他绝对不会干无用功的,每当李象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马上就会有新的打算。
当年李象到南诏国娶亲的时候,反手就把南诏国给灭了,他们这段的商人可都明白这个。
虽然很多人也知道李象干的不仗义,但现在这些商人们可都是要给李象立个牌坊的,因为李象攻占下了南诏国,他们的货物可以从长安城直达瓦城,中间也不需要缴纳太多的税款,这的确是让他们都发了大财。
“你小子这个眼光的确是可以,既然我们大唐富有四海,为什么不能够拥有四海呢?你也看到这里的情况了,你在这里也是个外国人,为什么不让你变成本国人呢?你在南诏所享受的权益,难道不想在这里也享受同样的权益吗?”
李象知道这个年代的很多人都想着过平安日子,他们还没有扩张外国的心思,最主要的就是觉得周边这些土地都比较烂,根本就比不上我大唐中土的土地,何必要到这个地方来瞎折腾呢?
“殿下说的真是太对了,原来南诏国不归属于我们的时候,虽然也没有人在南诏国找我们的事,但是各种通关文蝶实在是太多了,耽误了我们大量的时间不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心里不踏实,可如果要是四处都有大唐军队的话,那我们这些商人就踏实的多了。”
这家伙看的的确比别人长远一些大道理他不会说,但从他本人身上,他的确是能够看出大唐占领区的好处。
“那你把手里的买卖交代一下,以后既然是朝廷官员了,那么经商的事情就要和你剥离开才行,如果要是让我知道你官商勾结的话,那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李象知道官商勾结的坏处,当然有些事情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他自己就是执到宝的大老板,执到宝也借着他的权势,在全国各地干得蒸蒸日上。
可并不代表着李象也允许别人这么做,他能够把控住自己,让自己也不会因为太大的利润压榨其他的商人和百姓,但如果要是允许其他的官商的话,那么那些人在利益面前很容易迷失了自己,到时候对全国的经济会酿成大错。
“请殿下放心,这些年在下也算是小有家产现如今都是七品官身了,怎么能去干经商的事情呢?这不是给官老爷丢人吗?”
这个家伙刚刚当了个官,立马就要和商人的身份一刀两断,全然忘记了这些年是怎么赚得到这片家产,不过这样也好,只要是他不搞官商,耐心的给李象办事儿,将来的前途也肯定差不了。
两人又谈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各自就回去休息了,第三天中午的时候,几十名大唐军队骑着战马来到了瓦城。
双方的边界虽然是封锁的,但是也经常会有人过来办公事,所以边界地区也不会拦着这几十名大唐骑兵。
他们带来的就是大唐官府的公文,还有曹连的官服。
另外就是长孙泽的亲笔信,当然长孙泽现场写的,用官印盖上个印儿就行了,这样的事反正不是头回办了,在南诏忽悠镇南王的时候也办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