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陷世 !
ps:
《陷世》第256章《初次交锋》发布了,敬请亲们前来支持!
他说完,大家都喝了酒,酒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不过,没喝酒的,大家面前都摆放了饮料,被邀请喝酒的时候,以及主动邀请别人喝酒的时候,都以饮料代替。
德志心里再想喝酒,也得忍住,对酒的危害,一直都缺少认识,但是,为了工作,或者建立人脉关系,就必须牺牲一点身体上的健康。
为了这份工作,必须要做出牺牲,但是,同样为了这份工作,不能端起酒杯,跟人家喝酒。项目能到这个村里来,证明有一定的关系,既然有关系,那就可能和领导有联系,
喝了酒,就会丢工作,同样,不喝酒,会影响关系,毕竟都还是内地人,有些方面还是要入乡随俗,不能一味地坚持原则。现在,没有多少人坚持原则,那是书上写的,骗人的玩意,当成真,恐怕就会惹祸上身。
吃了饭,他们喝了酒,看不出来他们脸色变红,看来,他们的酒量了得,在山上,不喝酒还真不好过,湿气太重,没准会有风湿病。
喝酒可以祛湿解毒,让身体体内的毒素排解出去,这是他们的理论,不过,人的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的酒精浸泡的。
大家下午接着走访,看到那个温主任,逮着公家的酒不要钱,喝了又喝,其实已经不能做事,走访的事就交给了妇女主任,她还好,没有喝酒,陪着尹懋他们喝了饮料。
妇女主任姓邹,她很愿意陪,她也在这两个组居住。
来支书的意见。只解决一组,二组的饮水困难不解决,因他住在一组,还有,大部分商铺都在一组。
如果分贫穷和富裕,可以说,一组和二组是天壤之别,一组是富人区。二组是贫民窟。两个地方的都是人,不过前面有贫富之别。
走访的内容和上午的一样,在富人区问富人,答案大同小异。
想去二组,大家都有这个想法,邹主任说等等,她立马跟来支书联系,过了一会儿,她说:“大家都辛苦了。最好别去二组了。等以后再安排。”
人到了村里,就得听村里的安排,这是必须的,否则,就没办法建立好的关系。
余哥不服气,对邹主任说:“我们的调查是抽样的,不是普查,既然是抽样,就是想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这样调查出来的结果才客观真实。”
“啊呀呀。原来是客观真实啊,你们工作还挺认真的啊。”大家回头一看,正是来支书,弄不清楚他啥时候就站在他们背后偷听了。
奇怪啊,刚才打电话还不在,打完电话就出现了,真有点邪门啊。来支书显然对余哥有了成见。倒不是因为他俩都偏瘦,而是因为政见不同,导致了分歧,继而挑剔和仇恨,都是可能发生的。
大家给来支书让出了路,他站在大家中间,说:“二组我不想做,那里的村民不好惹。喜欢告状,你们也别去。到时候,这个项目弄砸了别怪我没提醒。”
他这一说,还真把余哥他们都弄懵了,谁都为了求碗饭吃,不是来惹事的。刘小姐一再强调,做项目就是要弄好关系,弄不好关系,还不如不做项目。这是在提醒,如果在村里做不好项目,主要原因不是钱,而是关系。有时候,钱少了就得维持好关系,关系不好,可以通过钱来维持好关系,这叫一切向钱看,看在钱的份上,还是要让一步的。
公家的事,没有做不好的,只要用钱来开路,用钱来弥补,来修正,都是可以的;但是,家里的事,光用钱,还不一定能解决好。这是真的。
只好在一组走访,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即便反对,也是无效的。谁在台上,谁说了算,不容置疑,一旦质疑,肯定要饱受打击。
德志他们是客,来了会走,他们是常住人口,想走,走不了,没有地方可去。因此,处处要小心谨慎,不等有独立思维,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即便有主见,也要保留在自己的心里,自己知道就行。
走访继续,但是索然无味,就像在吃夹生饭,不吃吧会饿,没有选择的,吃吧实在难以下咽。
机构选在柏松村做水利项目,完全是错误的决定。
德志也清楚,如果这点钱交给村里来做,肯定不够用。交给乡镇政府,更不好用,钱都蒸发了,还见不到东西。
机构离开宣统、归州,是错误的,只因那里的主管官员调走了,现任的省民委大员来自九峰白鹳村,因着这种关系,就在他家乡村做了水利项目。但是,只做一个村不像话,太露骨了,怎么前任刚走,现任才来,项目就转移呢?这让人家调走的大员心里不舒服,也让继任的大员心里也有想法,将来他要是走了,是不是和前任大员的命运一样呢?那简直是一定的。只怕到时候,机构也不存在了,即便存在,也只是苟延残喘,没有活力了。
走访完了,各自回家,德志继续看书,他们继续看电视节目,显得这个项目要进行十年,一般的人不会辞退一样。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就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有聚有散,有分有合,天下大势,家庭的事,都是一样的。
第三天,没有见到来支书,也不安排人去陪他们走访,但是,吃住都还有保障,在房东开的旅馆里,吃喝不愁,还有电视节目看,另外,还挺安静。
马路上的车辆来往发出的声音,也已经习惯,但德志总觉得有点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不如回县城住,免得增加村里的经济负担。
德志向尹懋说了想法,他表示同意,但是余哥不愿意,他说:“还没完成任务,就不能回去。回去呆在城里,刘小姐知道了会生气的。”
德志说:“在村里,村支书不理人,留在这里不是吃他的,喝他的,住他的,我们工资又低,住在这里开销大。不知道以后需要不需要我们埋单,如果需要,这个单怎样来埋?”
余哥听了不说话,看来,他也不富裕,也需要钱。现在,他不给你你说明白话,就让你的心悬着。这样的胶着状态,谁在这里谁都不舒服。
最后。余哥还是妥协,做了让步,决定先回到九峰县城宿舍,不能耗在这个地方等死。
尹懋给来支书打了电话,说了要到县城的意思,来支书没有挽留,也没来看他们。
尹懋觉得很失落,不过,这是没办法的事,合同签了。就像男女结了婚。拿了结婚证,想要离婚,一方不同意,还真有些麻烦。
睡了一晚,大家都闷闷不乐,然后坐车返回县城。从柏松村到县城,需要一个小时。德志在车上想,初次交锋,以失败告终。
以前在归州和宣统大山区用的方法不灵了,在那个地方,花钱不多,人们很愿意去做,到了这个地方,花钱多。也不一定能彻底解决问题。
因为这里的人没有感恩的心,跟大山区的人比起来。要差得远,没办法。
回到县城,大家没了主张。以前在合同里说了,有困难找县政府,县政府的牵头单位就是县民委,这个机关和德志他们配搭,相互协助,他们赚了名声,说起来是县民委引进的项目。德志他们也有了名誉,虽然花了钱,可也值得,让捐款人的钱落到了实处,帮助了有需要的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好的。
和王书记联系了,他又要请大家吃饭,仿佛纳税人的钱花不出去一样。
在饭桌上,大家七嘴八舌地投诉来支书,王书记笑而不答,最后王书记说:“你们还不清楚吧?那个来支书,我们都拿他没办法,他不喜欢表态不落实的干部,他可能把你们看成那种吹牛类型的干部了。老人家,思想僵化,很容易理解,你们还不知道吧,我们下到他们村里,有时候连一口水都不给喝。你们还好,他还管你们饭,算是破天荒了。”
王书记一说,德志的心凉了半截儿,不是说高兴,而是很不高兴,这个来支书,是非常唯物的,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怎样侍候?只有拿钱来喂,他只认钱,不认别的。他的村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来来往往的人有很多。
王书记说:“你们代表了港岛,是海外机构的工作人员,在他眼里不算啥,他连省委书记、中央部委的人都见过,还经常打交道,你们在他面前,要小心,不要说大话、吹牛,他见过吹牛的多了去了。”
“我们哪里敢吹牛,他都不给我们吹牛的机会。”余哥说。
“哈哈哈,是的,他是有点清高。在全县所有村支书里面,他的年纪是最大的,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村里,他了解的人比你们、比我们都多得多,也了解得详细得多,这不是吹牛的,整个村的角角落落,他都清楚。”王书记说。
吃饭不仅仅是吃饭,说事才是重点。大家发完了牢骚,饭也吃了,算是平复了心情,德志感到稍微好一点。
然后去购物,买菜,晚上不可能再让县民委请客,这个要自觉,将晚饭准备好,在家里吃要好得多,因为煤气是公家的,可以报销,只需要买点菜和米,当然,还需要买面,油盐酱醋啥的,都没有,搬家的时候该处理的处理,不可能还剩下一丁点醋的醋瓶子,不远千里,拿到新的地方吧。
在做饭方面,他们是一把手,是大勺师傅,德志只能靠边站,下面条可能还在行,因为德志喜欢吃面,除了面,就是炒米饭,这是他喜欢吃的,喜欢吃的人,一般会留意怎样做,而德志却很特殊,按照自己的意思做,做出来十分难吃,为了安慰自己,他心里觉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