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林书院 > 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 第181章 王守敬的深谋远虑

第181章 王守敬的深谋远虑

齐林书院 www.70shu.com,最快更新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

    “爹。”

    “咱们出身帝胄,办事就应该坦坦荡荡。”

    “怎么能向王守敬学习呢?”

    “他是臣子,做事可以不择手段。”

    “咱们不行!”

    朱高炽据理力争,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轻易妥协。

    忽悠官僚、豪绅容易,可他们发现上当以后,追根溯源。

    朝廷怎么处理?

    皇帝怎么处理?

    矛盾,将会积聚。

    自古以来,都会有这样臣子,替皇帝分担仇恨。

    如晁错。

    如主父偃。

    臣子做错事,可以作为弃子。

    皇帝做错事,难道下罪己诏吗?

    朱棣不像是轻易认错的人。

    “这一次,算你侥幸过关,不要给朕瞎折腾!”

    朱棣没有为难长子。

    这位太子爷,能耐可不一般。

    如果循规蹈矩培养,反而容易废了。

    朱棣暗自警醒,这件事他的确欠缺思考了。

    王守敬的奏折,一向都很实在,解决了朝廷的痛脚。

    真正做到了为朱棣分忧。

    可身为帝王,不能没有自己的想法。

    想要掌控王守敬这一匹野马,还需要施展一定的手段。

    王守敬的思维,向来天马行空。

    朱棣算是抓住了一次把柄。

    “拟订折子,把王守敬训斥一顿。”

    “刚刚建立奇功,别让他飘了。”

    朱棣声音威沉,朱高炽嬉皮笑脸地回应。

    得国至正,莫过于明。

    那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荣耀。

    朱棣夺取侄儿的皇位,屁股早就歪了。

    为了让别人看起来不这么歪,朱棣只能投身于国事,鞠躬尽瘁。

    朱高炽的想法极为匡正,朱棣自然没理由反对。

    只可惜了王守敬,为国出谋划策,结果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他收到旨意时,船队已经抵达大明沿海了。

    郑和欲言又止,嘴角挂着笑意。

    “想笑就笑吧,何必憋着。”王守敬袖袍凌风,俊逸非凡。

    “哈哈哈!”

    “没想到志恒也会吃亏。”

    一路过来,郑和见识到了王守敬的运筹帷幄。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成竹在胸。

    这一次可算是栽跟头了。

    朱高炽一身正气,不屑于用卑劣的手段,引导豪绅、官僚。

    反而以身作则。

    这是王守敬意料之外,不过他仍旧云淡风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无完人,若要真立志成为圣人,没有任何破绽,陛下如何容得下我?”

    官场之道,步步维艰。

    有时候皇帝的一时喜怒,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金银该拿就拿。

    该享受,就放空心思享受。

    这才是人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王守敬反而是最纯粹的。

    “此次皇室以身作则,也不全然是好事。”

    “等到他们发现吕宋、旧港宣慰司一贫如洗,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繁荣,皇室的威望也会受到影响。”

    “各州、各府都在大谈发展,真正成功的能有几个?”

    王守敬不禁有些担心,万一这些资本醒悟过来,突然撤资。

    朱高炽一定会手忙脚乱吧?

    资本,是要见到真金白银的。

    而作为官僚、豪绅的退路,则截然不同。

    投入再大,他们都心甘情愿。

    郑和听了这番言论,收益颇多。

    任何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王守敬最忧虑的,还是“锦衣卫”!

    他离开这段时间,纪纲已经杀疯了,被抄家的商贾,不计其数。

    起初锦衣卫还是借题发挥,先逮捕贪官污吏,再抽丝剥茧,对付富商。

    后来他们发现,没有后台的商贾,真是香饽饽。

    已经开始以子虚乌有的罪名,逮捕商贾讹钱了。

    只有交够罚金,才能走出锦衣卫的诏狱。

    纪纲的胃口,越来越大。

    现在他还有理智,没有针对句容、宁波府的商贾。

    谁能保证以后?

    趁着郑和返京师,获得巨大的威望。

    王守敬决定推他一把,建立东厂。

    没有东厂镇着锦衣卫,睡觉都不安稳。

    宦官身处皇宫,皇帝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具有天然的优势。

    郑和是最合适的厂公!

    他心中有公道、有大志,对朱棣忠心耿耿。

    刨根究底,还是王守敬在朝中的根基,太薄弱了。

    郑和能够掌控一定的权势,对王守敬也是一种帮助。

    一来克制锦衣卫,二来群臣敬畏。

    至于开启宦官干政的先河是好是坏……那是朱棣应该考虑的事。

    历史上东厂就是他建立的,只不过要晚十几年。

    现在的锦衣卫仍然够用,纪纲在朱棣面前,还算有人样。

    王守敬只是推波助澜,让东厂提前出现,监管锦衣卫。

    这一次返程,恐怕要掀起一轮新的波澜。

    所幸郑和为正使,王守敬只是两个副使之一。

    四面八方,风雨将至。